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土壤溶质运移理论与微咸水利用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层状土水分入渗和溶质运移特征、自动测定土壤水分、溶质运移参数的方法和微咸水安全利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结论:1.塿土夹砂子或是砂子夹塿土构型的土壤都有使湿润锋到达交界面后将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过程转折为线性过程的作用,但各自转折的机理是不一样的。不同粒径的砂子做夹层,粒径越大减渗作用越明显。2.利用传统对流-弥散方程和CXTFIT程序对四种构型土壤的穿透曲线分别进行拟合,得出一近似关系式来推求塿土夹砂土与均质塿土、砂土的弥散度关系。2-5mm砂子做夹层时的D值及弥散度λ比1-2mm夹层土壤的大。若以渭河砂土、1-2mm的净砂做5cm的夹层,1-2mm净砂做夹层时的土壤溶质穿透曲线明显滞后于渭河砂土夹层的土壤溶质穿透曲线。3.通过试验验证说明土壤水分和溶质多参数测量仪测定湿润锋和时间关系的准确性,并且根据不同模型求解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利用多参数测量仪探测溶质边界层随时间变化过程,并推求了土壤溶质迁移参数,与利用土壤溶质穿透曲线获得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确定土壤溶质迁移参数的可行性。4.碱土在微咸水入渗条件下,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和入渗率随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整个湿润剖面上土壤盐分增加显著,而脱盐率随着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减小的幅度较大。不同SAR对入渗有一定的影响,SAR为14时,土层平均含盐量最小;而SAR为5时的土层平均含盐量最大。用SAR为5或14的水入渗后,脱盐深度相同,但SAR为20时,土壤脱盐深度减小。土壤剖面的溶液浓度与盐分含量的变化相似。用不同矿化度水淋洗碱土,随着矿化度的增加,相同出流体积中的含盐量越大,各离子的浓度增加。淋洗水SAR不同,对出流液的含盐量变化几乎没有影响,整体趋势都是随淋洗水量的增加含盐量减少。土壤平均脱盐率随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的趋势。在入渗水质一定条件下,出流液的含盐量主要与淋洗水量有关,随淋洗水量的增加含盐量呈递减关系,而与土壤的初始含水量无关。5.微咸水矿化度对盐土入渗有一定的影响,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和入渗率随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入渗水矿化度为2.50g/l时,土壤的入渗能力反而减小。土壤剖面上的含盐量及土壤剖面盐分浓度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但是与矿化度关系不显著。用矿化度为2g/l、不同SAR的水入渗后,盐土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和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因SAR的不同产生较大差异,并且与SAR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在湿润锋处各离子的浓度随SAR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入渗水矿化度与SAR的变化,相同出流体积中的含盐量相差不大,并且出流体积与含盐量、离子浓度之间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同一出流体积下SAR为5的水淋洗后的出流液中含盐量最高。用微咸水淋洗盐土能使盐土的含盐量显著较小,而且比碱土的淋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