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园林废弃物堆肥和蘑菇渣堆肥作为草炭替代性基质材料的可行性,以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为研究对象,设置园林废弃物堆肥添加比例0-50%组成6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园林废弃物堆肥添加基质处理理化性质及其对油松1-0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并设置蘑菇渣堆肥添加比例0-75%形成8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蘑菇渣堆肥添加基质处理理化性质及其分别对油松1-0容器苗,1-1移植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逐渐增大基质中园林废弃物堆肥的添加比例时,油松1-0容器苗在出苗率,各形态、生物量指标上虽出现一定下降,但添加≤20%堆肥处理下的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根生物量与草炭处理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添加20%堆肥处理下的苗木根氮、单株氮质量分数却显著高出对照14.6%、10.4%。部分基质中养分水平的过量以及EC值偏高可能是导致苗木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结合对育苗基质成本及环保因素的考虑,该试验中最佳基质配方为:草炭55%,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20%。(2)当蘑菇渣堆肥添加比例在30%以内时,基质配方所育油松1-0容器苗在出苗率(>80%)、苗高、地径、茎叶生物量、茎根比及根系相关形态指标(0<D<0.5mm范围内细根除外)均与常用草炭处理无显著差异;而蘑菇渣堆肥添加比例为30%处理下的苗木细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叶氮、叶钾质量分数也显著高出对照15.3%、24.4%,可能有利于造林。部分基质pH值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苗木质量下降的关键因素。本试验培育油松最佳基质配方为草炭45%,珍珠岩25%,蘑菇渣堆肥30%。(3)根据油松1-1大田移植容器苗的生长和各基质理化性质的分析,蘑菇渣堆肥代替草炭进行油松移植容器苗培育是完全可行的;而蘑菇渣堆肥添加比例在40%时,苗木在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等指标上与常用草炭处理无显著差异,且苗木体内部分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苗木质量相对较高。油松移植容器苗最佳基质配方为草炭35%,珍珠岩25%,蘑菇渣堆肥40%。(4)蘑菇渣堆肥替代草炭进行油松容器苗培育比利用园林废弃物堆肥更为可行。蘑菇渣堆肥应用于油松1-1大田移植容器苗比播种容器苗更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