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CIS战略下的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获得巨大进步,“旅游景区地域性和旅游地区品牌化”成为趋势,地域化旅游整体文化形象的竞争成为当前旅游竞争的主流。由此,旅游特色形象的策划设计富有特色,成为旅游地域的重要制约因素。竞争的大趋势下,如何让建立旅游整体文化形象,推介城市品牌,是辽宁提高市场开发程度的制约点。旅游文化形象的塑造是产生受众驱力的关键条件。模糊的形象定位导致了辽宁城市旅游文化形象的不完整,阻碍了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甚至造成其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辽宁省旅游局在2014年7月23日正式向社会各界发布了“乐游辽宁”的辽宁旅游主题宣传口号。这无疑给迫切需要旅游形象塑造的辽宁开启了一个新形式。但是,仅凭旅游宣传口号和旅游标识还远远构不成旅游文化形象的完整性。优秀的旅游文化形象塑造,要依靠地域文化的土壤,用最淳朴、最真实的本土语言,通过人们心理表层的思维方式,将旅游受众的旅行想法引发出来,使之内心激起旅游观光欲望。因此,本文将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有机的,合理的运用在旅游地域文化形象的塑造中,详细分析辽宁旅游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力求塑造鉴于CIS战略下的完整的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的完整方案。文章第一部分:引言,对国内外旅游形象塑造进行综合分析,探索结论。第二部分:界定地域文化的内涵,力求找出地域文化与旅游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及处理地域文化形象化的契合点。第三部分:阐述辽宁文化旅游的地域性资源优势,并对辽宁文化旅游的地域性因素和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的优势、缺陷和机遇。第四部分:文章的重点部分,根据对企业识别CIS系统的详细分析,联系第三部分辽宁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形象的分析,并结合2014年辽宁省旅游局发布的“乐游辽宁不虚此行”的宣传口号以及旅游标识,提出适合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的CIS品牌的定位建议。第五部分:根据辽宁文化旅游重点线路规划,结合宣传手段和推广措施,寻求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塑造完整的、合理的、有效的形象定位及宣传策略。本文行文建立在已知的理论结构之上,通过对CIS与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的紧密联系,提出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塑造的理论方法。
其他文献
文章在对我国创业板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阶段:1998-2000年的萌芽和起步、2001-2004年的波折和转向、2006-2009年
刘庆邦是当代文坛中河南籍作家的代表,他一直在文坛中诚实地进行着自己的文学劳动,在丰富多彩的文学园地中他钟爱于短篇小说,精湛的短篇小说创作技艺为他赢得了“短篇小说之王”
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的分离作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既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增强市场活力,也是加速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然而,纵观国内外既有研究资料,不难
首先,研究了超声处理,减压条件下合成蔗糖月桂酸酯,采用薄层层析(TLC)和硅胶柱层析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后的组分通过红外光谱(IR),质谱(MS),高效液相(HPLC)及核磁共振(1H-NMR、13C-N
“IPO效应”研究始于90年代,指的是上市公司IPO后经营业绩反倒下滑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已经证明了欧美成熟市场、亚洲新兴市场、中国A股主板与中小板市场等股票市场普遍存在“I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和全国一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建设的高潮,先后修建了60多座大中型水电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人民
森林火灾对森林的危害日益严重,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兴起,林火的研究上升到了景观尺度。在景观格局形成过程中,森林火灾影响着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进而影响景观的结构
番木瓜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生物碱物质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针对番木瓜中生物碱物质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番木瓜叶和果中生物碱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作为当今研究热点(单语)心理词汇的延伸,双语心理词汇发轫于心理语言学。近期文献表明,双语心理词汇概念表征存在三种关系:(近似)重合((near)equivalence)、部分重合((partial) equival
本文以1988年3月4日的Landsat的TM遥感图像、2002年3月13的ETM+遥感图像、2009年3月24日的TM遥感图像和云南省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遥感软件ENVI4.8对三期图像进行处理,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