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溶解法,以TDI、PCL、DHPDMS为原料、DMPA为扩链剂,合成出了一系列改性聚氨酯水溶液,并考察了其反应条件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NCO)/n(OH)为3,DHPDMS分子量为4500,百分含量为6%,预聚温度为80℃,预聚时间为2h,扩链时间为3h,并向反应体系添加2倍于原料量的THF/二氧六环作为溶剂时各方面性能最好。随着DHPDMS分子量和百分含量的增加,其粘度也逐渐变大,红外图谱表明,该聚合物的确为聚氨酯,并且有机硅链段已引入到了聚氨酯链段中。采用凝聚相分离法的方法制备出了有机硅改性PU微球,实验结果表明,R值为3、DHPDMS质量分数为6%、分子量为4500、CaCl2浓度大于3%、扩链时间为3h、乳化时间大于90min,固含量为40%时制备的聚氨酯微球球形好,且改性后的聚氨酯微球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微球平均直径为2mm左右,内有空腔,空腔直径为1mm左右,微球表面有较多空隙。从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可知,该微球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当DHPDMS分子量为4500,含量为8%时,微球的韧性最好。随着DHPDMS分子量和百分含量的增加,聚氨酯微球的溶胀率也逐渐减小;随着有机溶剂极性的增大,溶胀率也随之增大;离子强度一定的条件下,溶胀率随时间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聚氨酯微球表现出一定pH值敏感性、离子强度敏感性及可降解性,为制备功能性载药聚氨酯微球提供了基础。以双氯灭痛为模型药物,制备出了聚氨酯载药微球。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双氯灭痛已被包裹入聚氨酯微球。随药物浓度的增大,PU微球的载药量也随之增大,包封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当PU/DS=5/0.75时,聚氨酯微球的包封率最大,为89.78%。随温度的增加,聚氨酯微球的释放药物速度加快;pH=1.2时,载药微球药物累积释放量很小,最大为7.21%,而在pH=7.4条件下载药微球药物累积释放率为74.2%;改性后的聚氨酯微球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缓释效果,PU微球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