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的食味品质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稻米的香味是水稻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香的稻米做成饭不仅芳香可口,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然而,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在全世界水稻种植区的香稻的产量和种植面积较少,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有必要培育新的香稻品种。在转移优质基因时多采用杂交与回交相结合的方法,但是,传统的回交育种很难将与优质基因连锁的累赘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手段,寻找与优质基因紧密连锁的或者开发并发展优质基因内的分子标记用于跟踪目标优质基因的流向,可以有效地去除连锁累赘,从而加快培育新品种的进程。本研究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回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优质水稻品种稻花香2号的香味基因OsBadh2以及新品种空育131(Pi9)材料中的Pi9基因分别导入到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空育131中,获得除OsBadh2基因位点外所有标记位点的基因型均是空育131的植株。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序列比对分析,明确了位于水稻第8染色体上的香味基因OsBadh2在供体亲本稻花香2号和受体亲本空育131之间的具体多态性。2.建立了香味基因的基因内分子标记鉴定系统,用于目的基因的前景选择。3.筛选到了位于香味基因两侧的,且在香味基因供体亲本稻花香2号和香味基因受体亲本空育131之间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RM515、RM1109、RM23126和RM284,用于去除与目标基因连锁的累赘。4.进行了香味基因供体亲本稻花香2号和受体亲本空育131之间的一次杂交,得到了F1代群体。空育131做轮回亲本与F,代真杂种回交得到BC1F1代,BC1F1代自交得到BC1F2代群体。在BC1F2代利用OsBadh2基因内分子标记进行前景选择和OsBadh2基因两侧SSR标记进行交换单株的筛选,一侧交换的阳性单株自交得到BC1F3代群体。在BC1F3代应用相同的分子标记筛选两侧交换单株,两侧交换的阳性植株与空育131回交得到BC2F1代。在BC2F1代利用香味基因内标记和21个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分别进行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前景选择入选的阳性植株作为母本与轮回亲本空育131回交得到BC3F1代群体。BC3F1代同样应用基因内标记和38个SSR标记进行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5.实施了BC2F1代前景选择入选的阳性植株与空育131(Pi9)之间一次复合杂交,获得了复合杂交F,代群体。在复合杂交F1代利用OsBadh2基因内共显性分子标记和与Pi9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前景选择。土壤的盐、碱胁迫破坏植物体细胞内的离子平衡和水分平衡,导致细胞毒性、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等危害,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作物产量潜力无法正常发挥。水稻是我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属于对盐碱胁迫中度敏感的一类农作物,抗盐碱性较差。因此,培育抗盐碱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水稻品种龙稻3号具有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耐冷能力强和抗病能力强等特征特性,但对盐碱比较敏感,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PgRab7基因导入龙稻3号中,以期获得耐盐碱的转基因水稻。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克隆自印度生长的粮食作物珍珠栗的抗旱PgRab7基因转入水稻品种龙稻3号中,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和抗性,获得了具有抗盐碱能力的转化植株,并得到PgRab7基因种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前期成功构建了含有Ubi启动子的PUR植物表达载体,并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品种龙稻3号进行了转化,获得了转基因植株。2.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分析,初步证实了PgRab7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3.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耐盐碱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耐盐碱表型的分析,结果证明转PgRab7基因水稻的耐盐碱性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