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桉等耐寒桉树良种选育研究

来源 :中南林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湖南省气候条件和近十年来笔者一直从事的桉树引种、种类/种源试验及桉树组培开发与人工林营林技术、桉树短周期工业纸浆材造林模式研究工作。摸索了有效判断桉树抗寒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树种、种源及优良家系的引种试验。初步选育出了一批优良种源与树种。建立起了育种的基本群体。同时立足本土,从现有的经过强低温冰冻检验的林分中选出赤桉耐寒优良个体,再用电导率法测定其生理抗寒能力,选育出抗寒优良家系,建立起了育种的核心群体。然后再探索出先进的组培扩繁技术与成套的扦插无性繁殖技术,大力推广繁育优良桉树单株无性系苗木生产,发展桉树无性系林业,大大地缩短了林木育种周期。为合理开发利用、保存桉树基因资源及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组培技术研究的深入显示了将优良生物个体快速地进行大规模繁衍的前景。对桉树良种繁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桉树生产造林走向工厂化育苗的道路,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通过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养分,施肥试验,探讨了对高粗增长显著的肥料组合及施肥方法,建立起了桉树丰产施肥模式及获得高效的投资回报率的肥料组合及施肥方法,建立起了桉树施肥经济模式。为桉树生产提供施肥技术指导。本文开展的研究历时十年,先后被列入国家科研攻关与中澳两国政府重大科技合作课题,以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为立足点,以栽培植物遗传育种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和林木育种学为理论发展方向并提供素材,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对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应运而生层出不穷的对外开放思潮,前有春秋管仲鼓励外贸,后有魏源、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之呼唤。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将对
目的综合评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相关检索策略,利用计算机于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文生物
中央企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梳理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60年。60年的光荣道路,60年的辉煌成就,60年的巨大变化,让中国人民自豪,令全世界为之瞩目。60年来,在
会议
针对小型无人机在执行定高飞行时,其高度测量精度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小型无人机机载两轴云台,采用MPU6050作为云台姿态反馈元件,利用互补滤波算法进行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