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来,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其大的光吸收系数,高的色纯度,可调节的带隙以及高缺陷容忍度等特点,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激光等光电领域有很强的应用潜力。三维铅卤钙钛矿发光材料由于其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PLQY)和结构简单成为当前一个研究的热点,但该材料自身的的结构稳定性比较差,如材料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且受热易分解,阻碍了它进一步的商业化应用。为了解决钙钛矿稳定性差这一问题,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其大的光吸收系数,高的色纯度,可调节的带隙以及高缺陷容忍度等特点,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激光等光电领域有很强的应用潜力。三维铅卤钙钛矿发光材料由于其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PLQY)和结构简单成为当前一个研究的热点,但该材料自身的的结构稳定性比较差,如材料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且受热易分解,阻碍了它进一步的商业化应用。为了解决钙钛矿稳定性差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发现,通过对钙钛矿材料进行合理的离子掺杂可以提升钙钛矿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和稳定性,例如离子掺杂可以降低材料的缺陷密度,增强材料的晶格生成能,导致钙钛矿材料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发现调控钙钛矿结构的维数(如从三维降至准二维,二维,一维,零维)可以给材料带来一些改善的化学性质,例如低维钙钛矿材料有更大的激子结合能和生成能,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发光效率。本文主要对不同维度的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调控钙钛矿的维度来获得发光性能优异且稳定性好的低维钙钛矿材料。另一方面,利用离子掺杂来提升钙钛矿材料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具体内容如下:1、MA(Methylammonium)PbBr3纳米晶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在潮湿/氧气环境下容易降解,这一缺陷阻碍了MAPbBr3纳米晶的实际应用。在本工作中,利用Rb+取代MAPbBr3中的一部分MA+,合成了稳定的Rb0.2MA0.8PbBr3纳米晶。实验结果表明,Rb+的引入提升了MAPbBr3纳米晶的结晶度,同时也钝化了材料自身的缺陷,降低了材料内部的非辐射复合跃迁速率,提升了MAPbBr3纳米晶的PLQY和稳定性。2、钙钛矿纳米晶的比表面积大,容易受空气中水,氧气等影响,导致材料的稳定性和光学性能严重下降。在前面一个工作中,我们通过Rb+的掺杂提升了MAPbBr3纳米晶稳定性和发光效率,但是并没有解决MAPbBr3本征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我们想开发一种结构上更加稳定的钙钛矿材料。本节采用降温结晶法合成了C6H18N2PbxMn1-xBr4(x=0-0.7)二维钙钛矿材料。与三维结构钙钛矿相比,二维结构钙钛矿的生成能更大,展现出更加优异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当Mn2+/Pb2+=0.7,C6H18N2PbxMn1-xBr4表现出最高的荧光量子效率(PLQY=33.83%)。同时该材料在空气中放置一个月左右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证明该材料具备优异的空气稳定性。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表明,该材料的高效橙红光发射主要来自于C6H18N2PbxMn1-xBr4的自由激子激发态向Mn2+的d-d态的能量转移。此外,Mn取代掉一部分的Pb,降低了材料的毒性。本工作为了解Mn2+活化剂在二维卤化物钙钛矿中的能态和发光机制提供了参考。3、在第二个体系中,我们合成的C6H18N2PbxMn1-xBr4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但是它的荧光量子效率较低。为了得到发光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本章成功合成了一种全新的,且发光性能优异的零维钙钛矿单晶C18H50N6In2-2xSb2xCl14(x=0-0.3)。与二维结构的钙钛矿相比,零维结构的钙钛矿的激子结合能更大,表现出更高的PLQY。研究发现:当Sb3+/In3+=0.2,C18H50N6In2-2xSb2xCl14的PLQY最高。(最优PLQY=53.24%,目前有机无机杂化铟基钙钛矿材料PLQY的最高值)。为了更清楚的了解C18H50N6In2-2xSb2xCl14的发光机理,我们进行了相应的变温光谱测试、稳态光谱测试和理论计算。结果发现Sb3+的掺杂使C18H50N6In2-2xSb2xCl14中的电子-声子耦合增强和激子高度局域化,导致C18H50N6In2-2xSb2xCl14产生了强的STE发射。本工作不仅为设计一种新的高性能的零维钙钛矿提供了方法,而且还揭示了结构与光致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一类常微分方程组和偏微分方程组的耦合系统的边界控制问题.该系统包含了反应、对流、扩散等项,边界有热量交换且符合傅里叶定律.在工业生产中,该耦合系统表示生物发酵和化学反应等问题.因此,对该系统的研究具有应用价值.对于系统内部含有热源的耦合线性反应扩散系统,本文引入Backstepping变换,将原系统转换为选定的指数稳定的目标系统.Backstepping变换的向量值核函数满足一个耦合的O
本文主要研究具有周期初值边界条件的随机时滞广义Kuramoto-Sivashinsky(KS)方程拉回吸引子的存在性唯一性及其当时滞时间趋于零时该吸引子的上半连续性.具体方程如下:这里τ ∈ R,α>0,β>0,γ>0,常数ρ>0是系统的时滞时间,h是缓增的时间依赖的外力项,f,φ,g是非线性项,F是带有时滞的非线性项.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其现状.第二部分引入了动力系统的拉回随机吸引子的
本文研究磁流体方程组在R~3×[0,1]上的局部解,利用一种新的Stokes-Oseen核函数代数化方法,证明了有界温和解关于时间的解析性,以及混合范数Lebesgue空间中三维磁流体动力方程组解的适定性问题,即:运用混合范数Lebesgue空间中的Young不等式,热方程组解的时间衰减,Helmholtz-Leray不等式的有界性等基本分析理论,证明了该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局部适定性和全局适定性.我
环境中毒素对种群的灭绝和持久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考虑到同一种群中不同大小的个体对毒素的敏感性的差异,本文建立了一个受到毒素影响的大小结构种群模型.而证明解的存在唯一性也是种群动力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故本文以两个模型为研究基础.在第一个考虑了有毒素介入的大小结构种群模型中,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在第二个模型中,考虑了一个描述幼年-成年阶段的年龄结构与大小结构耦合的偏微分方程组,证明了该模型解的存
民族地区理科教育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理科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是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的源头。当前,民族地区高校采用的理科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几乎未考虑民族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往往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聚集地,是后脱贫时代“扶智”和“十四五”规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战场。作为后备教师的新疆理科师范生,其是否能成长为教学水平高且乐教适教的理科教师,关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深入融合,高等教育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应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新转变,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以便能够从大量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有用的资源。本研究围绕“在线学习分析与评估”这一主题,实证性地考察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在线学习投入和在线学习绩效3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为完善在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进一步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单组分的柔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难以突破在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等方面的瓶颈,也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智能器件的高标准需求。一般而言,可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或采取功能填料进行复合,以达到柔性聚合物高性能化的目的。在结构设计中,较为常见的手段是在复合材料体系中构建多孔结构,但传统构建多孔材料的策略往往难以控制孔径尺寸及其分布,且存在力学性能较差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超
在本文我们借助变分法、Lyapunov-Schmidt约化、山路理论等方法,讨论了几类椭圆型系统解的存在性与多解性。首先,我们讨论了如下FitzHugh-Nagumo类型非局部系统解的存在性:(?)其中s∈(0,1),N>2s,p∈(1,N+2s/N-2s),Ω是欧氏空间RN中具有Lipschitz边界条件的有界区域,(-Δ)s是分数阶Laplacian算子,ε是正的小参数,γ和δ是与ε无关的非负
设α是一个次数d ≥ 2的代数整数,αi(1 ≤i ≤ d)α的所有共轭元,把所有共轭元模长的最大值记作α,并称其为代数整数α的房子,即(?).关于代数整数的房子的下界,有著名的Schinzel-Zassenhaus猜想:对于非单位根的代数整数α,存在常数c1>0,使得α>1+c1/d.设αp是一个次数d≥ 2的代数整数,如果(?),其中αpi(2 ≤i≤d)为αp的除它自身外的所有共轭元,那么称
固定时间同步相比于其他的类型的同步,如:指数同步,主从同步,有限时间同步,它的同步时间是和系统初值无关的常数.基于这一特性,固定时间同步在电力系统,航天器和信号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类神经网络的固定时间同步问题,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神经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其中主要介绍了竞争神经网络和四元数神经网络的发展和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在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分析中,同步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