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在线学习投入和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深入融合,高等教育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应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新转变,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以便能够从大量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有用的资源。本研究围绕“在线学习分析与评估”这一主题,实证性地考察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在线学习投入和在线学习绩效3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为完善在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对在线学习规律的理解。基于已有文献资料,结合本研究的实际需要研制了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测量量表、在线学习投入测量量表和在线学习绩效测量量表,借助问卷星调研平台对全国高校57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将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测量维度分为:意识、技术应用、行为和辅助,在线学习投入测量维度分为: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社会性交互投入。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整体水平中等偏上;(2)不同学生群体数字化学习能力存在“数字鸿沟”:不同性别的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在意识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专业的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在行为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理工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行为能力高于文史哲类和法学与经济学类的学生);(3)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意识、行为和辅助对在线学习投入以及在线学习绩效的正向影响均显著(P<0.05),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技术应用对在线学习投入和在线学习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线学习投入对在线学习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P<0.05);(4)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在数字化学习能力对在线学习绩效的影响之间发挥着完全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学习预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学习分析框架,实证性地探讨在线学习中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在线学习投入和在线学习绩效3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得到了切实的研究结论和有益的建议。但由于条件受限和个人认识不足,本研究的调查范围较窄,样本代表性考虑不够细致,研究方法的选择未充分考虑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今后可对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深入。
其他文献
调频连续波(FMCW)是一种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微波信号,被广泛运用于雷达测距、三维成像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求发射端的FMCW信号具有中心频率可调谐、扫频范围大、扫频速度快以及稳定性强等特性。FMCW可通过电学和光学方法产生,传统的利用电学方法产生FMCW信号由于电子瓶颈的影响使得该方法产生的FMCW信号带宽受限且中心频率可调性差。因此近些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光子学技术来生成FMCW
“合文”是指将两个及以上的文字通过共用、借用笔画的方式,组合在同一文字单位内,且保持多音节识读特征的文字表现形式。其在书法创作、道教活动、民俗汉字等现象中多有运用。近代以来,“合文”传统应用逐渐减少,在标志设计中有较多体现。对于“合文”的研究多集中在古文字、民俗性方面,较少关注于标志设计中“合文”的研究。本文以“合文”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应用中的原理及价值,对探索“本土化”设计风格
以硅铝溶胶前驱体,与聚乙二醇软模板剂相混合,水热处理后制备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 Fourier红外光谱(FT-IR)、 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和NH3-TPD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将所得的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作为苯酚叔丁醇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利用苯酚的转化率与2,4-二叔丁基苯酚的选择性测试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聚乙二醇
原子核的集团模型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相关核子组成的一个系统。原子核的集团结构在时下是一个热门课题,这是因为伴随着当代重离子加速器和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建立、运行放射性核束装置后,人们已经能够更加潜入的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很多的原子核中都存在着集团化的现象。理论和实验表明Be同位素链中的核素,具有明显的双氦集团结构。目前大量的理论研究了 C同位素,发现其中也存在的集团结构,实验上
通过样本来估计总体所对应分布函数的极值指数是极值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极值指数的估计也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天气等各个领域之中.本文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极值指数估计量,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它们的渐近性质,包含渐近正态性、渐近展开式等,并通过随机模拟,基于平均偏差与均方误差探究估计量的模拟效果.全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将由Davydov等(2000)[7]提出的基于块方法的DPR估计量进行了推广.
本文研究了一类常微分方程组和偏微分方程组的耦合系统的边界控制问题.该系统包含了反应、对流、扩散等项,边界有热量交换且符合傅里叶定律.在工业生产中,该耦合系统表示生物发酵和化学反应等问题.因此,对该系统的研究具有应用价值.对于系统内部含有热源的耦合线性反应扩散系统,本文引入Backstepping变换,将原系统转换为选定的指数稳定的目标系统.Backstepping变换的向量值核函数满足一个耦合的O
本文主要研究具有周期初值边界条件的随机时滞广义Kuramoto-Sivashinsky(KS)方程拉回吸引子的存在性唯一性及其当时滞时间趋于零时该吸引子的上半连续性.具体方程如下:这里τ ∈ R,α>0,β>0,γ>0,常数ρ>0是系统的时滞时间,h是缓增的时间依赖的外力项,f,φ,g是非线性项,F是带有时滞的非线性项.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其现状.第二部分引入了动力系统的拉回随机吸引子的
本文研究磁流体方程组在R~3×[0,1]上的局部解,利用一种新的Stokes-Oseen核函数代数化方法,证明了有界温和解关于时间的解析性,以及混合范数Lebesgue空间中三维磁流体动力方程组解的适定性问题,即:运用混合范数Lebesgue空间中的Young不等式,热方程组解的时间衰减,Helmholtz-Leray不等式的有界性等基本分析理论,证明了该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局部适定性和全局适定性.我
环境中毒素对种群的灭绝和持久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考虑到同一种群中不同大小的个体对毒素的敏感性的差异,本文建立了一个受到毒素影响的大小结构种群模型.而证明解的存在唯一性也是种群动力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故本文以两个模型为研究基础.在第一个考虑了有毒素介入的大小结构种群模型中,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在第二个模型中,考虑了一个描述幼年-成年阶段的年龄结构与大小结构耦合的偏微分方程组,证明了该模型解的存
民族地区理科教育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理科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是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的源头。当前,民族地区高校采用的理科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几乎未考虑民族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往往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聚集地,是后脱贫时代“扶智”和“十四五”规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战场。作为后备教师的新疆理科师范生,其是否能成长为教学水平高且乐教适教的理科教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