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动力学与车轮踏面磨耗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国内目前两种典型高速列车A和B,其中A型车使用了低锥度的LMA踏面,较小的一系纵向定位刚度,阻尼系数极大的抗蛇行减振器。B型车使用了大锥度的S1002G踏面,较大的一系纵向定位刚度,阻尼系数较小的抗蛇行减振器。分析两种高速列车在行驶不同里程后踏面的磨耗规律,对比分析两种高速列车磨耗后踏面的等效锥度变化规律,以及磨耗后踏面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车辆结构参数和悬挂参数,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了两种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车辆轮对横移量和临界速度分析等方法验证模型正确性。(2)建立LMA和S1002G两种踏面模型,根据高速铁路线路标准,建立包含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在内的模拟线路,采用武广线某段实测不平顺数据。在UM后处理中进行磨耗计算,每隔一万公里更新一次踏面,每隔五万公里提取一次踏面,统计分析踏面磨耗区间、磨耗深度、等效锥度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A、B型车踏面等效锥度均随着运行里程的增加而增大,其中A型车增加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再快的特点,而B型车正好相反,增加速度呈现先慢后快再慢的变化规律。(3)将每隔五万公里提取的磨耗后踏面重新导入模型,分析直曲线工况下,磨耗后踏面的轮轴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脱轨系数以及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踏面轮轴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增加明显,且增大的趋势近似于等效锥度增大的趋势,而轮轨垂向力大小没有明显变化。横向平稳性指标变化的趋势与等效锥度变化趋势类似。直曲线两种工况下,A型车脱轨系数与轮轴横向力变化幅度均大于B型车脱轨系数与轮轴横向力变化幅度,得到A型车比B型车对于磨耗更敏感。(4)对比初始轨道型面和磨耗后轨道型面,分析直曲线两种工况下,分析在磨耗轨工况下,不同等效锥度踏面的轮轴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脱轨系数以及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变化。结果表明,磨耗轨工况下A、B型车动力学指标变化规律与新轨工况类似,总体上得到A型车比B型车对于磨耗更敏感。
其他文献
以往水泥土的研究多针对软土及地基承载力不大的土进行,而针对地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土层,即使有所应用,也未进行土层试验与总结适合于本地区的水泥土物理力学参数,而是直接应用
直升机应急气囊需做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其可靠的使用性能,着水冲击试验是各种仿真实验中最关键的实验,需模拟直升机发生故障或被击伤时坠机的仰俯、偏航、滚翻等姿态入水冲击。因
泥石流是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成昆铁路K178-K728段贯穿通过大渡河峡谷区、牛日河峡谷区、孙水河峡谷区、瓦吉木梁子山岭区和安宁河宽谷区,地形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段内
油层仿生电脉冲造缝解堵技术是本课题组开发出的一种新的油井解堵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智能解堵作业机器人将正负电极送入射孔通道中进行火花放电以实现对地层的造缝和解堵。该
当前,煤层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十分重要。近二三十年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果表明,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高、中、低变质程度的煤储层皆蕴含着大量的煤层气资源,然而,当前国内商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及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选择面的扩大,使如今的制造业产品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博得客户青睐,获得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且种类繁多,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70亿元。地质灾害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