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ATP5H和PEBP1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导致的肾积水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111月-2013年9月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20例PUJO所致单侧先天性肾积水患者,术前均行静脉肾盂造影(IVP)、ECT及延迟增强三维重建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PUJO所致的先天性肾积水。年龄2月-10岁,平均2.75±3.08岁,男14例,女6例;左侧18例,右侧2例。SPU分级:Ⅳ级6例,Ⅲ级14例。经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留取肾积水肾实质,新鲜离体组织30分钟内-80℃冰箱贮存备用。对照组为同期手术治疗的7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瘤旁组织,病理均为Ⅰ期,术前未接受化疗。 2、实验方法 (1)HE染色 制作石蜡切片,脱蜡,苏木素伊红染色,脱水透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 (2)免疫组织化学法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实验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中,用NISEElements软件分析系统镜下采集图片,进行定量分析,褐色和黄色的部位代表阳性染色,总的光强度值为组织所有阳性颜色区域的和。 (3)Westernblot 取组织块提取总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印后分别用抗PEBP1和抗ATP5H抗体孵育,加入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相应二抗,显色后置于凝胶成像仪成像。 (4)Real-timePCR 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进行Real-timePCR扩增。 (5)ECT(肾动态显像)测定分肾功能 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积水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皮尔森相关系数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实验数据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1、HE染色结果 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肾脏组织可见肾小管明显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为扁平;肾小球的鲍曼囊出现扩张;正常对照组肾脏未见异常改变,无肿瘤细胞浸润。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中,PEBP1和ATP5H呈阳性表达,表达在肾小球或肾小管的细胞胞浆(主要位于近端肾小管细胞胞浆)。积水组PEBP1和ATP5H呈阳性表达,表达在肾小球或肾小管的细胞胞浆(主要位于近端肾小管细胞胞浆),表达量较正常组减少。积水组PEBP1和ATP5H光密度值分别为123.04±2.74和123.16±3.44,对照组PEBP1和ATP5H光密度值为126.73±2.43和126.45±1.95,(P=0.004和P=0.001)。 3、Westernblot检测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以β-actin的表达量作为内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相对表达强度,PEBP1在积水组为0.69±0.24,在正常对照组为1.69±0.71;ATP5H在积水组为0.76±0.33,在正常对照组为1.39±0.56(P=0.000和P=0.001)。PEBP1和ATP5H在积水组肾脏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Real-timePCR检测结果 Real-timePCR结果显示:采用相对定量2-△△Ct法比较各基因,PEBP1mRNA的表达在积水组是正常对照组的0.86倍;ATP5HmRNA的表达在积水组是正常对照组的0.27倍(P=0.547和P=0.559)。 5、相关性分析结果 ATP5H基因的表达与分肾功能无明显相关(r=0.14;P=0.566),ATP5H蛋白的表达与分肾功能呈负相关(r=-0.66;P=0.002),PEBP1基因的表达与分肾功能无明显相关(r=-0.079;P=0.740),PEBP1蛋白的表达与分肾功能呈负相关(r=-0.49;P=0.030)。 结论 在PUJO所致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肾实质中,PEBP1和ATP5H蛋白表达位于肾小球或肾小管细胞胞浆内(主要位于近端肾小管细胞胞浆),并且PEBP1和ATP5H蛋白及mRNA在先天性肾积水肾实质中表达下调。PEBP1和ATP5H蛋白的表达与肾积水肾脏功能呈负相关。提示PEBP1和ATP5H可能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导致的肾积水肾损伤的病理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