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国甜角(Tamarindus indica L.)为酸角的一类甜型栽培品种,属于常绿大型乔木,目前在泰国已被广泛种植,是一种传统水果,价高畅销,广泛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适度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可以充实和加强引种地区植物资源基因库,丰富植物品种的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种质优异性,有利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本论文以引种栽培的3个泰国甜角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物候、生长量进行观测和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并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为泰国甜角的引进、评价、保存及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泰国甜角在北热带干热河谷地区的物候表现可划分为叶的萌动期、展叶期和换叶期,花的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果的初荚、嫩荚和成熟3个物候时期。总体表现是一般1月上旬~4月上旬换叶,3月下旬~5月下旬叶芽萌动。花蕾形成在4月中旬~5月上旬,5月上旬~6月中旬花芽开放,花期5月上旬~10月中旬,结果期在5月下旬一翌年3月上旬,果实在翌年2月中旬~3月上旬成熟。但泰国甜角3个品种之间的物候期不完全一致。
(2)泰国甜角3个品种之间树高、地径和冠幅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3个品种在元江干热河谷地区的生长量相似。
(3)泰国甜角3个品种的果实营养成分以总糖和还原糖为主,Vc含量也较高,并富含氨基酸及多种矿质元素,必需氨基酸种类较齐全。其中以品种‘TJ3’的果实必需氨基酸配比较为合理,并且含量最高,具有丰富的氮素营养。泰国甜角果实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很高的综合加工利用价值,在水果、饮料和食品等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优质资源植物。
(4)采用AFLP标记技术,对泰国甜角3个品种遗传基础分析表明,引进的泰国甜角基因资源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多态性标记百分率(PPL)、观测等位基因数(No)、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日)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在品种水平上分别为30.72%、1.31、1.13、0.08和0.13。
(5)AMOVA分析结果显示,泰国甜角3个品种之间不同个体的遗传分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引种的泰国甜角栽培品种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说明引进泰国甜角资源遗传基础具有一定的宽广性。泰国甜角3个品种之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0.2895,即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8.95%的变异存在于品种间,而品种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总占总遗传变异的71.05%。采用UPGMA方法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TJ1和TJ3首先聚为一类,再与TJ2相聚,表明TJ1与TJ3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近,而TJ2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