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城市是人类聚集活动的中心。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塑造出各种城市空间形式。我国城市正处于世界信息化、网络化和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目前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和布局规划对城市网络化、拓扑性的研究还不甚深入,如何将城市空间规划中的拓扑同胚性和信息社会的网络节点化有机结合起来,是本文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对拓扑同胚性与城市规划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由于把拓扑学性质与城市规划交叉结合还处探索阶段,本文总体属基础性工作。拓扑学这门学科在图形分布分析方法上的特征与专长,无形中注定了和城市空间规划工作的必然联系,如果加以正确分析和引导,并结合现代信息科学中网络结构的拓扑性原则,找到其中与城市空间节点规划的共通性,就能大大提高这门数学分支理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价值,加大与拓展拓扑学的应用领域,从而完善城市空间规划理论体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大都市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布局规划也不断进化和发展起来。而由城市空间单元节点构成的城市空间布局具有拓扑图形特性,可用拓扑理论加以改进并重新规划。本文改进了模糊数学中优先关系排序法在模糊定性以及求得隶属函数方面的分析方法,将改进的优先对比法求隶属度应用于城市节点重要度的计算中去,以此得到一个量化指标,为城市空间规划与布局的拓扑同胚性判别提供必要的数据准备。看似不同的图形表象可能归属于同一拓扑结构。同胚拓扑空间具有同样的拓扑空间结构,具有同样的相对位置、关系或影响性,只要通过改变相互影响系数,就能改变拓扑结构或拓扑性。论文最后是城市空间规划中拓扑结构同胚性判别方法应用的详细案例。基于本文方法可知,在老北京时代背景下,与创新意识和全民健身相配套的城市规划方案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伴随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地位凸显,海淀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创新科技产业也日渐成熟,这些无疑都展现了北京市今后城市发展的趋势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