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BS及其合金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宇航、信息、家电等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的材料已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日益苛刻的要求。特别是3C(通讯/计算机/消费)产品,都要求塑料制品既具备优良的内在品质,又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研发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兼备的ABS合金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国际先进的RHCM技术.该技术与常规注塑工艺不同,它采用一种动态模温控制方式,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模具温度的加热、高温保持、冷却、低温保持等4个温度变化过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免除喷涂等后处理工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更好地发展RHCM技术,需要RHCM专用高光塑料的配合,因此对ABS树脂进行改性,开发适用于RHCM技术的ABS/PMMA高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根据ABS/PMMA合金性能的测试标准,建立相应的实验样条模型;采用MPI软件,以优化常规注塑工艺参数为目的,以注射时间、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冷却时间、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为影响因素,结合现有的注塑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该模型进行流动和翘曲分析,确定最佳注塑工艺参数组合。根据MPI模型和现有的注塑设备,设计并制造配套模具;选用市面上销售的盘锦乙烯工业公司生产的牌号为CH510的ABS树脂与台湾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牌号为CM207的PMMA树脂,在不添加任何助剂的情况下,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不同配比的ABS/PMMA共混物;以最佳注塑工艺参数为指导,将ABS/PMMA共混物注塑成标准拉伸样条、标准热变形样条和标准冲击样条。通过对不同配比样条的拉伸性能、冲击强度、表面硬度和表面光泽度的研究以及不同配比ABS/PMMA合金颗粒熔融指数的研究,确定ABS/PMMA共混体系的最佳配比为90∶10。该配比的ABS/PMMA共混体系,不仅提高了ABS树脂的光泽度,同时又保证了ABS/PMMA共混体系其他方面的性能。本课题的实验结果,对ABS树脂的改性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适用于RHCM技术的高光泽ABS/PMMA共混配方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