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妊娠相关肾脏损伤的发生比例、母体情况和妊娠结局,探讨产科疾病、肾脏疾病、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对妊娠结局及母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4年8月至2013年1月共18589名产科和肾脏科妊娠相关肾脏损伤的汉族女性。入选标准,产科为:住院期间终止妊娠前血清肌酐≥70μmol/L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24小时或既往有肾脏病史的患者。肾脏科为:肾脏病发病与妊娠相关,包括妊娠期间诊断及产后6个月内诊断为肾脏病的患者。收集病史、检查、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1)2008至2013年新收集15601例,病例数494例,2004至2007年已获得2988例,病例数75例,妊娠相关肾脏损伤总体发生比例为3.06%。妊娠相关肾脏损伤大部分女性剖宫产终止妊娠(>60%),死产及死胎比例、早产儿比例、低体重儿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女性,新生儿死亡率约为0.63‰,围产儿死亡比例约为2.05‰。产后随访率低(9.9%)。(2)妊娠引起肾脏损伤的比例为3.07%,最常见的原因为子痫前期(88.9%)。肾脏病患者合并妊娠的比例为0.74%,最常见的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病起病与妊娠相关的比例为1.49%,最常见的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诊断为IgA肾病,因妊娠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比例为0.208%。妊娠急性肾损伤的比例为0.083%,最常见的原因为产后出血和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后大部分母体情况好转(84.6%),但不良妊娠结局比例高。妊娠引起的产科疾病导致的肾脏损伤可能比肾脏病患者合并妊娠对肾损伤的影响更大(母体血压和尿蛋白定量高,新生儿出生体重低,早产儿比例高,P<0.05)。(3)上海市孕产妇急救中心成立后,我院承担更多、更重妊娠肾损伤的孕产妇抢救工作(新增72病例)。(4)危险因素分析,中重度产科疾病、LDH升高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对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妊娠相关肾脏损伤的发生比例有所升高,值得引起重视。2007年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成立后我院承担更多妊娠肾损伤的诊治工作。“产科肾脏病学”包含两学科多种内容,妊娠相关肾脏损伤的观念需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