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致病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该病起病急,短时间内可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然而部分危重患者并不存在感染,例如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和急性胰腺炎,这些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但这些患者与真正脓毒症患者在治疗和预后上明显不同。目前临床上用于判断感染的指标对于脓毒症的判断缺乏特异性,不是金指标,并且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和血液培养时间需要2-3天的时间,不能及时诊断,过长的等待时间会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迟。另外,部分患者使用抗生素后或者留取培养标本时操作不规范都有可能导致培养结果的假阴性,出现漏诊。有研究表明对于脓毒症患者早期进行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并且死亡率也显著下降。因此,寻找一种可以特异性、及时性、高灵敏度诊断脓毒症且可反映患者预后情况的生物学指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炎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种,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是TREM-1溶解后的存在方式。相关研究证实:在肺炎、胸腔积液、化脓性关节炎、脑膜炎、腹膜炎和宫腔感染等患者中,体液中sTREM-1浓度会升高,提示体液中sTREM-1浓度可以用于判断相关疾病的感染严重程度和疾病进展,并且有助于对疾病预后的评价和判断。因此sTREM-1可能是判断感染与非感染的可靠生物学指标。目的:初步评价外周血和尿液中sTREM-1浓度对于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1.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入本院的SIRS患者共84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将入选患者分为非感染因素导致的SIRS组患者和Sepsis组患者。根据Sepsis组患者在28天时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生存时间超过28天)和死亡组(生存时间小于28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2.留取患者入组后的1h、1d、3d、5d、7d和14d的血和尿标本,分别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免疫荧光分析仪技术和免疫比浊法测量血和尿液中的sTREM-1、血PCT和血CRP的水平。3.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的例数和相应时间点的白细胞计数。4.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疾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1.SIRS组(28例)和Sepsis组(5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例数)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脓毒症患者的CRP、PCT、血sTREM-1和尿sTREM-1要显著高于非感染因素导致的SIRS组(P<0.05或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血和尿sTREM-1水平对于诊断脓毒症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和0.8000,要明显高于CRP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0.722和0.692。2.死亡组(23例)入组后1小时的APACHE II评分、白细胞计数、血CRP、血PCT、血sTREM-1和尿sTREM-1均高于生存组(33例),并且在随后的各时间点的测量显示血CRP、血PCT、血sTREM-1和尿sTREM-1均在死亡组显著升高,进一步对脓毒症患者死亡因素进行分析发现,APACHE II评分、血CRP、血PCT、血sTREM-1和尿sTREM-1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意义,代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只有APACHE II评分、血sTREM-1和尿sTREM-1水平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血sTREM-1和尿sTREM-1均可作为脓毒症诊断指标,两者的诊断价值均优于血CRP和PCT;血sTREM-1和尿sTREM-1两者比较,血sTREM-1优于尿sTREM-1。2. APACHE II评分、CRP、PCT、血sTREM-1和尿sTREM-1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但是只有APACHE II评分、血sTREM-1和尿sTREM-1水平为独立危险因素。背景: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在ICU住院患者中,由脓毒症所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约占20%-26%,并且发生率随着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增加还会进一步上升,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相比,脓毒症导致的AKI预后更差,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5%-70%。对脓毒症所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患者及早进行干预,将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对于AKI的诊断仍然主要根据患者尿量和血肌酐(SCr)的变化,但是它们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不能及时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作为一种新型内源性生物学标志,因其性质稳定,可以较早反应肾功能的变化,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血和尿液sTREM-1作为一种与炎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用于判断炎症与非炎症。脓毒症时全身炎症因子诱导的免疫反应会使得肾脏的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使得炎症介质产生。因此,血和尿液中的sTREM-1水平可能可以用于对脓毒症相关的AKI诊断。目的:初步评价血和尿sTREM-1水平对于脓毒症相关AK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1.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入本院ICU的脓毒症患者共56例,根据1周内是否合并AKI分为Sepsis组和Sepsis+AKI组;根据在28天时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生存时间超过28天)和死亡组(生存时间小于28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2.留取入院后的1h及每间隔24小时的患者血液和尿液标本,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量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的SCr、血和尿液sTREM-1水平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3.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APACHE II评分和24小时尿量。4.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脓毒症患者有27例在入住ICU后1周内发生AKI,有29例患者未出现AKI。Sepsis+AKI组与Sepsis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epsis+AKI组患者在确诊当天的尿量、血液和尿sTREM-1、SCr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Sepsis组入住ICU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epsis+AKI组患者死亡率高于Sepsis组(55.6%VS17.2%)。2.绘制SCr、尿量、血清胱抑素C及血、尿sTREM-1水平诊断脓毒症相关AKI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血和尿液sTREM-1对于诊断脓毒症相关AKI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93和0.812,要高于SCr、尿量和血清胱抑素C的ROC曲线下面积(0.732,0.263,0.764)。3.对脓毒症相关AK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预后、SCr、尿量、血和尿sTREM-1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意义,代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只有血和尿sTREM-1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血sTREM-1和尿sTREM-1均可作为脓毒症相关AKI诊断指标,两者的诊断价值均优于尿量、SCr及血清胱抑素C;血sTREM-1和尿sTREM-1两者比较,尿sTREM-1优于血sTREM-1。2.尿量、SCr、血清胱抑素C及血和尿sTREM-1水平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但是只有血和尿sTREM-1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