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诠释比较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zjh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人有依圣托祖的习惯,中国古代政府有重视借用经典加强伦理道德教化以巩固政治统治的传统.这些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经典诠释实践的发达.由《孟子》本身的特质(被视为儒家真传且较多地触及哲学问题)所决定,在中国历史上汗牛充栋的经典诠释成果中,对《孟子》的诠释代各有之,自成体系.从此入手,不但可以从纵向历史发展的角度探寻《孟子》诠释的特点与规律,也可以由此进一步总结或推测中国诠释的某些特质.在上下二千年的二百多种《孟子》诠释成果中,以汉代赵岐、宋代朱熹、清代中期戴震和焦循、清末康有为对《孟子》的诠释最为典型.这不仅因为他们对《孟子》的诠释纵横二千年,基本可以代表《孟子》诠释史的完整过程,还因为他们的《孟子》诠释代表了历史上各典型期对《孟子》的诠释特点.清朝中期,封建体制的烂熟与西方自然科学的浸入,为学术领域提出了总结(或终结)封建经学,启蒙新时代的新要求.戴震作为乾嘉考据盛行下"潜心开拓,身处洄流而心游未来"的一面旗帜,通过《孟子字义疏证》建立了"由训诂以明理义"的诠释理则,不仅在批判宋儒的"空疏"中发明了新"微言",而且成为《孟子》诠释史上"追求原意"与"阐发义理"相统一的典范.焦循与戴震生活在大体相同的时代境遇中,但焦循作为综会吴、皖而起的扬州学派代表,其《孟子正义》既有向"汉学"的复归,又接受了"宋学"的洗礼;既不乏创新与发挥,又突出实证与贯通,表现了兼容并蓄、博大会通的学术特色,成为《孟子》诠释的集大成之作.《孟子》诠释证实了中国诠释实践避免了西方诠释理论中方法论诠释与哲学诠释的争议,实现了原意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中国诠释的时代性特征;展现了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大体脉络;反映了中国的经典诠释承载了中国哲学体系的创建.
其他文献
中国并非唯一甚至也非主要的输出移民的国家,但长久以来,中国移民及其后裔对其福籍的认同与联系的密切程度则无以伦比.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侨乡经济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明初朱(木肃)撰写的《救荒本草》是我国一部科技名著,它首次对野生可食用植物的救荒作用和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开启了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科学思想角度对《救
对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必将有助于对转轨经济认识的深化,从而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实践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多纬度、多层次的有益参考,这就是该
陆炳出生在一个锦衣卫家庭,凭借着火中救驾的功劳得到明世宗的宠信,他于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至三十九年(1560年)出任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不但官居高位,而且屡获殊荣,是
该文主要阐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重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历程.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作为法西斯战败国,受到国际社会的惩罚、被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但是在战争结束不到20年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s)基因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 利用反转录PCRC(RT-PCR)和CDNA末端快速
该文拟在理清史实的基础上,对赫尔岑村社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论述,并对其影响加以评价.该文的基本观点是:赫尔岑村社社会主义理论对"俄罗斯思想"的发展、对俄国民粹派运动的
宋代,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苏州更是因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而引起北宋统治者的关注。国家既要增加赋税收入,又要保持江南地区的繁荣稳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
崇虎习俗是人们崇拜虎而形成的习俗.崇虎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如此,崇虎习俗源远流长,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
该文以兽类为例,通过对唐宋时期历史文献中的动物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复原当时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兽类资源的种群、数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