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过敏原sIgE抗体的准确定量对食物过敏的诊断、治疗有着指导性意义;同时,过敏原分子诊断也逐渐成为趋势,在精准检测和精准脱敏中体现了重要价值。本研究以蛋清中的四种过敏原为具体实例,希望建立一种均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sIgE抗体;同时,从分子诊断的角度出发,分析单个过敏原组分在评估蛋清过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蛋清sIgE抗体光激化学发光方法的初步建立:基于光激化学发光(LICA)平台,以生物素标记四种过敏原,以抗人IgE抗体包被发光微球,与血清样本共同孵育;然后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球,构成整个反应体系。优化各试剂的最佳工作浓度及孵育时间,初步建立蛋清sIgE抗体分子诊断方法。2.蛋清sIgE抗体光激化学发光方法的性能验证:对初步建立的方法进行分析性能评估,如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等。并从70例蛋清过敏的患者中挑选出8例对单组分过敏的患者,与ImmunoCAP做相关性分析,进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3.蛋清过敏原分子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选择70例过敏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以ImmunoCAP方法为标准,做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分析单一过敏原组分在评估过敏中的临床价值。并将四组分两两组合进行研究,选择具有最佳诊断价值的组合方式。结果:1.蛋清sIgE抗体光激化学发光方法的初步建立:将血清稀释倍数、过敏原浓度、抗人IgE抗体浓度、发光微球浓度及第一阶段孵育时间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血清稀释倍数1:10、过敏原浓度0.665μg/ml、抗人IgE抗体浓度1μg/ml、发光微球浓度20μg/ml、第一阶段孵育时间30 min为最佳工作条件。2.蛋清sIgE抗体光激化学发光方法的性能验证:用该方法检测蛋清四种过敏原,其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83~4.13%和2.70%~8.70%;在将阳性血清高倍比例稀释时,检测结果与阴性血清依然能区分开来,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良好;在准确度试验(稀释试验)中,其回收率为90.29~117.93%;同样,对单组分过敏的患者进行检测,该方法与ImmunoCAP相关性良好(r~2=0.929)。3.蛋清过敏原分子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蛋清过敏原卵类黏蛋白(Gal d 1)和卵白蛋白(Gal d 2)在评估蛋清过敏中有同样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81,特异度分别为90.0%和93.3%,灵敏度较低,分别为61.4%和58.6%。但是,当把Gal d 1和Gal d 2联合应用分析时,灵敏度可以达到72.4%。结论:本研究基于过敏原分子诊断,建立了检测蛋清sIgE抗体的光激化学发光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析性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在食物过敏分子诊断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