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RY基因在性分化中的作用;AR基因与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关系及分子遗传机制;RSPO1基因与46,XX男性性分化异常的关系。方法:以性分化异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激素水平、超声结果等进行分析,筛选出13个复杂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对不同病例进行外周血细胞遗传学及相关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具体方法如下:1.常规G显带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2.PCR扩增检测SRY、AR、RSPO1基因;3.用ABIPRISM 3730DNA测序仪进行SRY、AR、RSPO1基因测序;4.对手术切除睾丸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13个病例中,11例社会性别女性,核型为46,XY;2例社会性别男性,核型为46,XX。11例46,XY女性中,1例SRY基因缺失,其余10例SRY基因阳性,且序列分析均未发现突变,其中2例经AR基因检测确诊为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2.2个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病例的AR基因均发生新的突变,1例外显子1的第749位碱基由C突变为A(C>A),另1例外显子3的第72位碱基由A转换为T(A>T)。其中1例手术切除的睾丸组织,HE染色曲细精管内充满发育不良的Sertoli细胞,未见生精细胞及精子,间质内Leydig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染色发现AR在Sertoli细胞呈中度表达,在管周肌样细胞呈强阳性表达,Leydig细胞多不表达,仅有散在无规则表达。3.2例46,XX男性患者SRY基因均为阴性,RSPO1基因为阳性,其中1例患者RSPO1基因内含子5发生GC32>AT杂合突变。结论:1.2例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均由AR基因突变引起,突变导致雄激素受体功能受损或丧失,从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1例睾丸组织学表现和AR蛋白表达异常,也支持上述结论。新突变的发现丰富了人类AR基因突变数据库。2. SRY基因的缺失导致46,XY女性性反转的发生,说明SRY基因在性别决定中的重要作用。3.本研究中1例46,XX男性性分化异常是否由RSPO1基因内含子突变引起,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