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理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为例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音乐产业兴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也得到蓬勃发展。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音乐文化艺术活动日益繁荣,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对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岗位能力提出了多层次的要求。但是,当前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理实分离”的突出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声乐人才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在“理实一体”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实理一体”教学模式,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研究以个案为例,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以及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揭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默会知识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活动学习等理论,借鉴运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等教学法,构建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实理一体”的教学模式,还从教师、学生、教学和课程四个方面对模式的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教学案例对教学模式进行运用,为促进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声乐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借鉴。  本文共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理实分离”教学现状的解析。对理实分离的表象、结果以及归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章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实理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介绍了“实理一体”教学模式的提出、理论基础、结构框架以及实施条件。第四章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实理一体”教学模式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声乐演唱课、声乐基础课和声乐作品欣赏课三个教学案例。  “实理一体”的教学模式践行了“行先知后”的认识论,符合职业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内在规律。突出了“实践”在职业教育中的优先性,有利于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初中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有赖于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的
特岗教师是乡村教师队伍中的特殊力量,对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职业认知是个体基于自身经历和社会体验,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下,对某一职业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