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s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拉桥是大跨或超大跨径桥梁中常见的一种桥型,但其空间效应明显且结构体系受施工进程的影响,因此如何调整斜拉索索力和主梁拼装标高,使结构满足设计预定的内力和线形状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内在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施工状态参数识别、监测技术和控制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从混合梁斜拉桥自身特点出发,就混合梁斜拉桥的成桥索力优化、施工过程仿真、施工过程结构状态参数识别、反馈控制及主塔的空间分析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对混合梁斜拉桥自身特点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期望能建立适合其特点的施工控制体系,为同类桥型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结合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各种斜拉桥索力优化方法,采用有限元计算与优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斜拉桥的成桥合理恒载索力,采用倒拆——正装迭代法确定合理施工索力,并基于影响矩阵法优化调整索力,为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提供基本依据。   2.系统分析了各种几何非线性因素对斜拉桥成桥以及施工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忽略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将导致斜拉桥施工线形计算不准确。   3.讨论了斜拉桥的两类稳定问题,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实桥施工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的稳定性。   4.阐述了预测控制法和几何控制法的基础思想和原则,结合实例采用确定性方法对施工控制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给出了适用于悬臂施工的精度控制建议值。   5.结合飞龙岛大桥讨论了施工监控体系的建立方法,以及主要包括混凝土温度监测、温度效应的影响和控制、索力测量误差分析和混凝土应变测量方法,最后基于工程实践提出了有益建议。
其他文献
纤维增强复合筋具有强度高、耐锈蚀、电磁绝缘性好、抗疲劳、可设计性强等优点,近年来以FRP筋作为增强筋在工程结构中加以应用的需求日益增多,示范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FRP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优选原材料和减水剂,成功配制出7天强度达152MPa的RPC。为了确定RPC的配合比,本
堆载预压、真空预压或堆载一真空联合预压结合砂井(包括排水板)是处理饱和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选择适当的加载速率、推算地基强度随加载过程的变化,防止预压期间地
近年来,随着国家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基础建设中的高边坡支护工程越来越多,其规模趋于更大化,支护的难度也日益增大。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型边坡支护结构应运而生,点锚支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跨空间结构以其新颖的结构形式、优雅的建筑造型和强大的跨越能力,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已日趋广泛,并且得到了迅猛发展。建
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越的变形能力,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入纤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韧性、抗冲击性能和抑制砂浆塑性
作为太阳能发现系统的重要的构筑物,高耸烟囱对发电的系统效率,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为“建设风电,太阳能热气流综合集成的稳态储能发电系统”项目方案中太阳能
学位
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是一种轻质、高强、节能、抗震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由预制的密肋复合墙板与隐形外框及钢筋混凝土楼盖现浇而成。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底部采用框架-抗震墙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