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是一种轻质、高强、节能、抗震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由预制的密肋复合墙板与隐形外框及钢筋混凝土楼盖现浇而成。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底部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上部采用密肋复合墙体,适用于底部大空间房屋结构。由底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与上部的密肋复合墙体组成的框支密肋复合墙梁,是这种结构形式中最主要的构件之一。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构件之间具有多种协同工作关系,使其实体计算模型单元种类多、数量大、连接问题难以解决、计算异常复杂。墙梁结构本身受力就颇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其受力机理、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密肋复合墙梁受力特点为主线,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两种方法,对墙梁受力机理、托梁内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详细分析了各种墙梁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托梁的受力特点、墙梁结构计算方法。以国内外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墙梁试验及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组前期试验及计算方法研究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砌体墙梁、框支墙梁及框支密肋复合墙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机理、托梁的受力特点和墙梁结构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揭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受力机理,并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墙梁受力机理及承载力的影响。在课题组已验证的数值模型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开洞与无洞口单跨、无洞口双跨框支密肋复合墙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承载力参数,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密肋复合墙体高跨比、洞口大小、洞口位置、托梁跨度、托梁高度及托梁纵筋的配筋率等因素对框支密肋复合墙梁承载力的影响。3、基于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受力特点,提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力学简化模型,利用墙梁结构的组合工作关系,引入考虑水平摩阻力的弹性地基梁法,建立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托梁内力的计算方法。根据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受力特点,基于课题组提出的密肋复合材料弹性板理论,首先将密肋复合墙体等效为轻质砌块为基体,混凝土肋梁、肋柱、外框为增强纤维的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然后利用墙梁结构的组合工作关系,提出了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力学简化模型,并利用考虑水平摩阻力的弹性地基梁法提出托梁内力解析方法,为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