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是宋人陈元龙为周邦彦词集作笺注之书。该书中有“庐陵陈元龙少章集注,建安蔡庆之宗甫校正”字样,应为南宋建安书坊所刻。书前有庐陵刘肃必钦序,该书分类编排,以春、夏、秋、冬、单题及杂赋为类,共十卷,笺注词作127首。该书注释丰富详赡,对理解和研究清真词大有裨益。本文拟从宋人注宋词的角度出发,详细探究陈注《片玉集》的成书缘由、内容、特色及影响。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陈注《片玉集》的成书缘由。首先,清真词音韵谐婉,广受欢迎,自然也吸引了词学家陈元龙的注意,故为其词作了笺注。其次,宋代诗文集笺注的成熟发展对词集笺注产生了影响,宋代一些名家如秦观、苏轼、叶梦得、陈与义等词人的词集均有人作注,陈元龙亦受到了这种笺注风气的影响。再次,清真词借字用意,言言皆有来历,化用前人诗词文赋浑然天成,如从己出,若不详加注释,普通读者便难以理解其词,陈元龙为清真词作笺注,便于读者理解其典故的用意。然后,陈元龙因前人旧注简略而详细笺注清真词,从而达到便于歌者“究其事达其意”的目的。歌者在充分理解清真词中用事用典的基础上演唱其词,以便能够声情并茂地彰显清真词之美,如此清真词也更受欢迎。最后,陈元龙的学术修养与好尚词学亦是其笺注清真词的重要原因。第二章研究陈注《片玉集》的笺注内容。陈元龙对《片玉集》所用词调的宫调属性进行注释,每首词调后皆注明宫调。他通过引用史籍文献、笔记小说、前人诗歌、词赋、辞书等方法注释了清真词中的46个词调,其注释方法比较感性,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他还依据词作内容为清真词设置词题,为其分类,便于读者理解词作的内容,同时,更便于歌妓应景演唱。他引用了很多前人的诗歌作品笺注《片玉集》中化用前人诗句、诗作意境,或者隐括前人诗作,有利于读者进一步深刻解读清真词。他还引用了很多史部书籍笺注《片玉集》中对历史典故的运用,通过注释清真词中暗用的典故、考订清真词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以及笺注清真词中两两对举的典故,既让读者对清真词用典来源有所了解,也便于读者理解清真用典的意图。他亦引用了丰富的子部书籍笺注《片玉集》中对笔记故事的博取,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清真词中所蕴含的深厚意蕴。他还借鉴传统的注释方法笺注清真词中字词名物的含义,既有利于读者理解字词含义,又对理解词句词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章探讨陈注《片玉集》的笺注特色。陈元龙采取分类笺注的适宜体例,把清真词按春、夏、秋、冬四景及单题、杂赋分为六类,又把六类词分为十卷,既有利于歌者应景演唱,也有利于读者阅读。他运用征引式的笺注模式,广泛征引大量经、史、子、集中的文献笺注清真词的用典、用语出处。他的笺注中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占其笺注内容的一半之多,征引范围广泛,数量极多,因此,也形成了以诗注词的笺注风格特色。第四章论述陈注《片玉集》的影响。作为宋代流传下来的词集笺注范例,陈注《片玉集》一书的价值不言而喻,其对后世词学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词调源流辨析、词集笺注和词作研究三个方面。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陈注《片玉集》亦给后世读者造成了误读,如对清真词点化前人作品以及典故运用的详细笺注,往往使人认为其词所用典故太多,因而批评其有些词作是典故的堆砌,从而影响人们对清真词的鉴赏。因此,在研读该书时,应多加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