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腹腔注射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1、采取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大鼠BMSCs,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以及对所获取细胞进行成脂和成骨诱导来鉴定细胞。2、选用80只无特定病原体的健康雄性SD大鼠,重量大约在200-250g之间。使用动脉瘤夹钳夹法建立SD大鼠T10节段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随机分配2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BMSCs治疗组,C组为EPO治疗组,D组为BMSCs与EPO联合组。3、术前1d和术后1d、3d、7d、14d、21d、28d每组分别随机取5只大鼠,使用BBB评分法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并于术后第28d取出伤段的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区域NF200的变化。4、分别在术后3d、7d、14d随机处死各组5只大鼠并取出伤段脊髓组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基因caspase3蛋白表达的情况。将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成功提取了BMSCs,它可以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与BMSCs一致,且可成功诱导为成脂细胞和成骨细胞,确定所培养的细胞为BMSCs。(2)在用钳夹法制作SD大鼠SCI模型后1d后,所有大鼠均出现双侧后肢运动功能障碍,BBB评分均小于1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d、7d时间点各组大鼠间BBB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术后14d、21d、28d的各时间点,B、C、D组的BBB评分要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的BBB评分要比B、C组高,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之间BBB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D组NF200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A、B、C三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脊髓损伤在治疗干预后的各个时间节点,B组、C组及D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均较A组低,其中D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最低。结论:1、BMSCs和EPO联合可以增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NF200的表达,促进神经再生。2、BMSCs和EPO联合可以提高大鼠脊髓损伤后的BBB评分,促进脊髓功能恢复。3、BMSCs移植联合应用EPO可能通过调节caspase3表达从而减少神经凋亡,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