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ST总提取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肿瘤、免疫抑制、抗氧化和镇静镇痛、解热降温等中枢抑制性作用。近几年关于RST提取液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的相关文献报道越来越多,然而对于RST提取液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报道很少。
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首次构建了TrkA脂筏.硅胶固定相色谱系统,固定相能与酪氨酸激酶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特异性结合产生保留,而非酪氨酸激酶靶点药物在该TrkA脂筏色谱柱中无保留行为,因此可以用于以TrkA受体为靶标的先导药物筛选研究。前期研究发现RST提取液在脂筏色谱上有特异性的保留,推测RST提取液含有相关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本研究以MTT法为筛选指标,以U251为受试细胞,因为其细胞内富含TrkA。采用体外抗肿瘤活性跟踪与化学分离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RST的部分抗肿瘤活性成分,并对活性成分进行了脂质体的制剂研究。
采用80%乙醇对RST药材进行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部位萃取物,抗肿瘤活性测定显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剩余水溶性部位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肿瘤作用最好,因此确定RST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为抗肿瘤活性部位,同时这样的结果也验证了脂筏色谱对于RST提取液的活性筛选结果的可靠的。
取RST水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层进行分离、纯化。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分别鉴定为:肉豆蔻烯酸乙酯、肉豆蔻烯酸、山槐素,其中肉豆蔻烯酸乙酯、肉豆蔻烯酸为首次从RST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以上3个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验证。结果表明三个化合物都对U251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山槐素的抑制效果最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MCC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其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低,针对这样的问题将其制备成脂质体。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超滤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利用星点设计优化了处方及工艺。根据优化处方工艺制得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3.95±1.23)%,载药量为(2.18±0.11)%。对MCC脂质体进行了药剂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MCC脂质体混悬液为乳白色,澄清透明,粒径分布集中、均匀。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山槐素脂质体体外释放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