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空间建筑创作正面临着三个重要的背景:一是当代消费社会背景造成博物馆展示空间形式的巨大变化、二是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空间形式同时产生强调突出、弱化消隐趋势,表现出极大差异与多元、三是复杂性研究与当代建筑空间形式创作的关系日益密切。在这三个相互影响、不断作用的背景之下,本文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在复杂性的间接影响、展示活动需求的直接推动之下,这些形式各异展示空间是否都具有复杂性,它们的复杂性如何表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写作中通过回答三个具体问题,用一条循序渐进的完整逻辑链论述、并肯定了这些看似差异的展示空间都是存在复杂性的,不过形式表现上有所不同:首先,本文通过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复杂性研究对当代空间形式演变“自上而下”的理论启发、传统艺术博物馆展示空间简单性形式的当代矛盾“自下而上”的现实推动这两方面,分析出复杂是展示空间演变的一种必然,回答“展示空间复杂性形式是如何产生的”。然后,笔者利用典型案例,分别分析形式强化突出、弱化消解这两类空间的建筑与参观者主体特征,得出它们分别表现“客观复杂”与“主观复杂”,并比照简单性形式特征,将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空间复杂性特征总结为“动态性”、“非线性”与“关联性”,回答了“展示空间复杂性形式是什么”。之后,本文从客体和主体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复杂性的表现,归纳得出:其复杂性客观形式表现应包含两个角度,当空间趋于客观复杂时其客观的空间形式表现主要是形体的“动态性”、空间界面“非线性”,当趋于主观复杂时其表现主要是空间局部结构的“关联性”、整体结构的“非线性”;其展示空间复杂性主观形式表现包括主体路径的“非线性”、主体事件的“动态性”、主体知觉的“关联性”。回答了客观、主观的空间形式在不同“展示空间复杂性形式”中“表现为什么”。最后,本文回顾通篇论述、以复杂性为契机提出当代展示空间设计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认为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空间复杂性形式的出现标志着设计思维表现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手法趋向了从“局部”创造“整体”的过程,形式从“对立”走向了“融合”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