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治法方药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进一步丰富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理论。 方法: 利用高脂高糖饲料加白酒灌胃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予疏肝、健脾、补肾、祛湿、活血及综合方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血脂、肝功能及光镜、电镜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结果: 1.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ALT和AST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或P<0.05)。各用药组TC、LDL-C、ALT、AS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下降趋势,以疏肝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 2.光镜观察:模型组所有大鼠均见中至重度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增大,胞浆内脂滴大小不一,细胞水肿严重,汇管区炎细胞浸润明显,有较多灶性纤维增生。健脾组大鼠肝组织未见明显脂肪变,综合组、疏肝组、祛湿组、活血组大鼠肝组织无明显脂肪变或仅见轻度脂肪变,补肾组则脂肪变仍较明显。各用药组大鼠肝细胞水肿、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3.电镜观察:模型组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线粒体肿胀,嵴排列紊乱,内质网肿胀。疏肝组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含少量脂滴,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结构正常。其他各用药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介于模型组和疏肝组之间。 结论: 1.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是脂肪肝的主要病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脂肪肝的主要病机,其中肝脾功能失调是其关键; 2.疏肝、健脾、祛湿、活血法是脂肪肝的重要治法,其中疏肝、健脾法在脂肪肝的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3.上述不同治法和相关方药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减轻肝脂肪变性、保护肝细胞和细胞器、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等发挥防治脂肪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