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实践及其启示(1992—2005)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_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广州,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最富活力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正发展成为一个繁荣、高效、文明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1992年广州市政府在天河区建设新城市中心一珠江新城,规划面积约6.6平方公里,是广州新世纪城市发展的中心位置。珠江新城核心区位于新城市中轴线上,承载着珠江新城的核心功能一商务、商贸和文化娱乐。以珠江新城核心区为内核、天河体育中心商务圈为外核共同组成21世纪广州中央商务区(GCBD21)。 珠江新城启动以来,经历了发展—停滞—检讨—实施的阶段。在这过程中,珠江新城核心区为了塑造新城市空间形态,推动珠江新城的建设,进行了多次城市设计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是对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主要是通过对1992年以来珠江新城核心区所进行的历次城市设计实践和相关的规划设计调整的系统研究,分析珠江新城核心区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同时通过对已启动的地块的具体设计的研究,反过来检验各次城市设计的成果;最后对广州新城市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的反思和展望。 通过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实践的回顾,可以系统的看出珠江新城发展的连续性,各阶段的特点、联系和变化;通过对已启动的地块的具体设计的研究,反过来检验各次城市设计的成果;通过对珠江新城城市设计进行反思和展望,可以对珠江新城的未来建设提供借鉴,为我国其他城市的CBD建设提高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其他文献
明清到民国的佛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市, 1447年佛山筹备自治,兴盛的工商业和浓厚的地域文化使佛山成为一个带有传统聚落特征的工商业城市。到1930年代佛山第一期近代化马路建
本文以1910s至1930s南通五山片区的历史认知分析为切入点,从建筑史专业的角度,探讨五山自然人文景观片区历史定位的基调,期以对五山这一南通沿江敏感地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优良的游戏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但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没有能力实现建造自己所渴求的游戏场所的主张。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的进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道路节点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历史任务,哈尔滨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如何促进哈尔滨新农村建设健康、合理、稳定、可持续地发展,成为现阶段哈尔滨政府和城市规划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