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s至1930s南通五山片区历史认知分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10s至1930s南通五山片区的历史认知分析为切入点,从建筑史专业的角度,探讨五山自然人文景观片区历史定位的基调,期以对五山这一南通沿江敏感地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提供启示。通过回溯明嘉靖、万历年间至清末五山片区形态变迁脉络,辅以1925年“五山图”、1910s至1930s间老照片等证据比对分析,梳理五山空间格局、空间要素与历史演进的内在关联,寻求狼山山门等重要空间节点的意义所在。文章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第二部分由两个章节组成,以讨论“五山拱北”的历史定位为基础,着重分析“狼山山门”的空间意义;第三部分结语简要归纳历史认知方法的心得。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体育场馆建设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其原因之一是对已建成的体育设施缺乏系统的反馈和总结。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建成于19
医院是功能复杂,设计难度大的民用建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护理单元在整个医院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大,在医院总建筑面积中能占到30%以上;同时也是患者停留时间最长的,接触最
明清到民国的佛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市, 1447年佛山筹备自治,兴盛的工商业和浓厚的地域文化使佛山成为一个带有传统聚落特征的工商业城市。到1930年代佛山第一期近代化马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