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腮腺良性肿瘤是涎腺最常见肿瘤。其中90%左右发生于腮腺浅叶,外科手术是根治的唯一有效手段,由于术后易出现许多并发症,因此对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术式有关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随着组织病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功能外科的发展,更多的人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即肿瘤及瘤周部分正常腺体组织切除术,在控制复发与减少术后并发症上达到满意的疗效。目前腮腺手术的发展方向是在保证肿瘤不复发和保护面神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和对面容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探讨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中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2006年6月~2010年6月期间同一手术治疗医师收治初次就诊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区域性切除术组与浅叶切除术组。整理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从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解剖面神经分支数、术中失血量、术后复发情况、Frey’s综合征、面瘫、涎瘘与积涎、面部畸形、耳周皮肤麻木情况、腺体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区域性切除术患者术中解剖面神经分支数1.65±0.93支,手术切口长度6.67士1.38cm,手术时间82.25±27.51min,与腺体浅叶切除术比较具有显著优势。术中失血量区域性切除术为45.49±9.41 ml,浅叶切除术为69.85±12.97ml,尽管两组比较P>0.05,但失血量中位数区域性切除组明显低于浅叶切除组。术后Frey’s综合征、腺体功能、涎瘘与积涎、耳周皮肤麻木等方面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区域性切除组优于浅叶切除组。术后复发率、面瘫、面部畸形满意程度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区域性切除术组术后面神经损伤程度较低,患者对面部凹陷畸形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与腺体浅叶切除术相比无论是术中手术时间、解剖面神经分支数还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区域性切除术均具有显著优势。
其他文献
<正> 在一家环境幽雅的咖啡厅里,段强和他的爱人刘丽请来了他们的好朋友小聚。也请来了他们的老师。 刘丽又不失时机地和老师聊了起来。她说:老师,您经验丰富,联系面广,您可
[目的]建立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伤寒论》临床模拟训练平台,提高学生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于临床实践的能力。[方法]以公开发表的中医临床实际病案为素材,整理编写符合教学
本研究在大鼠双肾缺血再灌注致慢性肾病模型上,运用免疫学、蛋白组学等实验方法试图找到与慢性肾病相关的自身免疫靶抗原。首先(1)利用大鼠慢性肾病模型,在大鼠双侧肾动脉夹
如何通过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以检验教育实验的理论假设及目标达成度,这是目前我国学者在寻求提高教育实验科学水平过程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我们三年来进行的少年儿童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设备具有能量、缓存空间、通信和计算能力受限的特点。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需要具备低存储开销、低计算复杂度、无路由发现等特征。HiLow是一种分
为了提高船舶流量预测精度,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季节、气候等因素,通过分析船舶流量历史数据,在线性增长模型基础上,构建了考虑周期性波动因素的船舶流量预测改进模型,并运用
教师素质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并实施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政策支持。
济优12号是以自交系04096-2作母本、以04085-1作父本配制育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瓜条顺直,平均瓜长32 cm,单瓜质量215 g左右,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刺
以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其往低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加剧,最大荧光(Fm)、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任活性(Fv/Fo)、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行业人才需求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核"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逐渐提出并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对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