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诒和是中国著名“右派”章伯钧的女儿,她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的独特人生,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退休后的她摆脱了专业知识的局限,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及专业知识释放到广阔的社会领域,把从属于个人的文化资本上升为公共性的社会问题,由专业研究者走进了文化公共领域。从已有研究来看,因其作品中讨论的问题较为敏感,加之其作品问世时间不长,所以章诒和的创作尚未得到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章诒和的作品看似是在书写个人记忆,但实际上讨论的都是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知识分子视角”为统摄,系统解读章诒和的作品,从她书写个人记忆的文字中挖掘、梳理出她探讨的公共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其社会价值和思想意义。章诒和所置身的是一个公众知识分子消失的“后现代”语境,她凭借文学书写突破自己专业研究者身份,成为了一个进入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并为当下社会重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提供了借鉴。可以说,章诒和及其创作提供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重建“公共性”的典型个案。首先,章诒和没有被个人恩怨焚烧,而是通过塑造“右派”知识分子群像,召唤现代知识分子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品格。她站在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关照那个黑暗时代里的人性,以引起当下人们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反思。其次,她借对伶人往事的追忆,批判文化断裂。从伶人到戏曲艺术再到传统文化,章诒和把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融入到对伶人往事的叙述中,对摧折文化、践踏人性的行为予以痛批。再次,章诒和创作的情罪系列小说以自己十年的牢狱生活为基础,讲述女囚的罪案,直视性的问题,她揭开了荒谬婚姻、冲动性欲、畸形同性恋的疮疤,批判了由性无知而导致的性愚昧。通过女囚这一悲苦群体,章诒和剖析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探讨了爱欲与文明之间的紧张关系。综上所述,章诒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时代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塑造“右派”群像,追忆八位名伶的往事,还是讲述女囚罪案,她都合理的将个人的情感、记忆、经历等转化为社会公共问题,让创作突破了面向内心的独语进入社会公共领域,铸就了其作品的社会性与普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