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章诒和与知识分子“公共性”问题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诒和是中国著名“右派”章伯钧的女儿,她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的独特人生,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退休后的她摆脱了专业知识的局限,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及专业知识释放到广阔的社会领域,把从属于个人的文化资本上升为公共性的社会问题,由专业研究者走进了文化公共领域。从已有研究来看,因其作品中讨论的问题较为敏感,加之其作品问世时间不长,所以章诒和的创作尚未得到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章诒和的作品看似是在书写个人记忆,但实际上讨论的都是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知识分子视角”为统摄,系统解读章诒和的作品,从她书写个人记忆的文字中挖掘、梳理出她探讨的公共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其社会价值和思想意义。章诒和所置身的是一个公众知识分子消失的“后现代”语境,她凭借文学书写突破自己专业研究者身份,成为了一个进入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并为当下社会重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提供了借鉴。可以说,章诒和及其创作提供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重建“公共性”的典型个案。首先,章诒和没有被个人恩怨焚烧,而是通过塑造“右派”知识分子群像,召唤现代知识分子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品格。她站在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关照那个黑暗时代里的人性,以引起当下人们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反思。其次,她借对伶人往事的追忆,批判文化断裂。从伶人到戏曲艺术再到传统文化,章诒和把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融入到对伶人往事的叙述中,对摧折文化、践踏人性的行为予以痛批。再次,章诒和创作的情罪系列小说以自己十年的牢狱生活为基础,讲述女囚的罪案,直视性的问题,她揭开了荒谬婚姻、冲动性欲、畸形同性恋的疮疤,批判了由性无知而导致的性愚昧。通过女囚这一悲苦群体,章诒和剖析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探讨了爱欲与文明之间的紧张关系。综上所述,章诒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时代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塑造“右派”群像,追忆八位名伶的往事,还是讲述女囚罪案,她都合理的将个人的情感、记忆、经历等转化为社会公共问题,让创作突破了面向内心的独语进入社会公共领域,铸就了其作品的社会性与普世性。
其他文献
叙述人称问题在中西理论界都引起过极大争论,传统的文学理论对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都有所涉及,对第二人称的关注则几乎没有。这不仅与传统理论对人称的界定有关,而且与采
谶应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提到“谶”,首先想到的是“谶纬”,可以说谶应观念在谶纬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历史上的谶言主要保留在史书、哲学及宗教典籍和小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就很容易出现错误。但教师在面对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急于去纠正错误并且规避错误,简单地将学生错
桂馥作为清代重要学者,不仅在《说文解字》研究上造诣颇深,而且在诗歌与戏曲创作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在乾嘉年间考据学兴盛、诗坛上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说”与以袁枚为代表
青年作家韩丽珠自2008年以《风筝家族》获得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之后,得到两岸三地文坛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的文本始终保持独树一帜的韩氏风格,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日渐深入
金代医家李东垣论病重脾胃,创"阴火"理论制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但东垣对"阴火"并无明确定义,致后世争议者众。通过对医学史料的研究,结合现代试验及临床,认为东垣"阴火"实为
话语生成与理解被认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一书出版为标志的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理论,它基于认知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东南沿海防卫战略发生了变化 :即在战略方向上从东南转向东北 ;在战略重点上从积极进攻转为积极防御。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作简要
自我效能理论是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是对长期以来关于行为技能的获得过程和关于行为反应的表现过程所忽视的中介过程做出理论阐释。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
《论犯罪与刑罚》的出版是贝卡里亚对于法国哲学、法国理性主义研究的结果,也意味着近代刑法学的诞生。这部著作反对秘密审判;反对强加给被告的誓言;反对将财产充公、无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