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压缩下金刚石和氧化锆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虽然冲击波实验中常常采用LiF晶体和Al2O3晶体作为窗口材料,但是冲击波实验的发展需要探究新的窗口材料。因此,本文运用Materials Studio5.0下的CASTEP软件计算了冲击压缩下金刚石和氧化锆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讲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现状、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所运用的相关软件;第三章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255 GPa冲击压力下金刚石理想晶体和含空位点缺陷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并分析其计算结果;第四章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95 GPa冲击压力范围内氧化锆两种相结构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并分析其计算结果;第五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1)采用CASTEP软件计算了金刚石理想晶体和含空位点缺陷晶体在255 GPa的冲击压力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展示:在255 GPa的冲击压力下,冲击诱导的压力和温度不会对金刚石在可见光区的光学透明性产生影响;冲击诱导的空位点缺陷的存在使得金刚石能隙中出现了缺陷电子态,在可见光区的390-570nm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光吸收,金刚石在该波段的光学透明性降低,但在可见光区的高波段,金刚石却仍保持良好的透明性。空位点缺陷的存在对反射谱和能量损失谱的影响相似,谱主峰均向短波方向微移,且峰值强度都略有降低。   (2)采用CASTEP软件计算了95 GPa冲击压力范围内氧化锆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展示:冲击压力增大导致立方相氧化锆的光学吸收蓝移,但会引起斜方Ⅱ相氧化锆光学吸收边红移,无论是立方相还是斜方Ⅱ相氧化锆,折射率都随冲击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氧化钙的掺入导致立方氧化锆带隙变窄(吸收边红移)却使得斜方Ⅱ氧化锆能隙变宽(吸收边蓝移),两种结构相的折射率均减小,反射峰和能量损失谱的峰值降低,并向长波方向移动;当氧化锆从立方结构转变为斜方Ⅱ结构时,吸收边红移,折射率明显增大,反射峰和能量损失谱向长波方向移动。在95 GPa冲击压力范围内,氧化锆在可见光范围内保持透明。本文数据建议:掺氧化钙的立方氧化锆在95 GPa的冲击压力范围内可作为窗口材料。   本文的计算结果为冲击波实验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许多实验和理论工作都支持Sr2RuO4的超导态是自旋三重态的p波超导态。由于非传统的超导结表面零能束缚态的形成,在其隧道谱中出现零偏压电导峰,实验上在超导体Sr2RuO4中
HF(辐射波段2.7~3.1μm)化学激光,其输出波长处于中红外波段,覆盖许多气体分子吸收峰,并能实现高功率输出,因此广泛应用于光电对抗、激光雷达、气体检测及军事等领域。HF激光体系的
等离子体流速和流动状态显著影响等离子体鞘层结构和离子波动模式的,在气体放电过程中,气体的流动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是:气体流速影响等离子体射流的长度和体积;气流可以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石墨烯带(一维)、石墨烯片(二维)的热学和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热学和力学性质。石墨烯被认为
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法(TDLAS)对Ar亚稳态(1s5,1s3)的数密度和气体温度进行了时间分析。在等离子体(Plasma)的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es)中,交流电源的中心频率为2 kHz,可调范围为中心频率上下20%-30%。为了保证放电的某一时刻与激光器开始扫描的时刻同步,采用如下设置:示波器通过高压探头测得的某个电压值作为触发信号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传统能源的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严重,这就迫切的要求我们改善能源的目前使用状况。因此,在能量的利用方面涌现出一大批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