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流动气体直流击穿行为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ao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离子体流速和流动状态显著影响等离子体鞘层结构和离子波动模式的,在气体放电过程中,气体的流动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是:气体流速影响等离子体射流的长度和体积;气流可以制约放电过程,从而影响放电气体击穿行为;高速流场中带电粒子的流动使得气流场能量分布发生变化,影响流场的温度、激波状态、分离区大小和光学特性等行为,进而改变气体放电模式。在超音速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由于粘性作用和滞止效应,飞行器与高速气流相互摩擦会形成等离子体,因此气流中的气体放电行为在航天航空技术中广受关注,尤其是超高速飞行器周围的气流状态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首先设计了一种不对称平板放电电极结构,辅助以超高分子束技术为手段获得的稳定高速氩气流通过电极之间,实现流速在50~700 m/s之间的高速气流放电。详细研究了电压类型、放电电极间距以及气压对高速气体击穿电压随气流速度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电源激励下,随流速变化气流击穿电压变化的趋势差别很大,直流电源激励下,随流速增加,氩气,击穿电压先下降后升高;而交流电源激励下,气体击穿电压随气流速度的增大呈单调增长趋势。控制气流下游气压,在不同电极间距下,气体直流击穿电压呈现不同趋势。电极间距20mm,气体流速较低时,随流速的增大击穿电压下降;在声速附近击穿电压不稳定,起伏很大;在流速超过音速后击穿电压随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电极间距40 mm,随流速的增大击穿电压先降低后升高,在声速附近没有出现击穿电压的起伏。保持电极间距不变,在不同下游气压范围内,高速氩气击穿电压的变化规律也是不同的。中气压(0.26~0.31 atm)时,随流速的增加气体直流击穿电压先降低后增大,并且在声速附近存在击穿电压的显著起伏现象;低气压(0.08~0.1 atm)时,在100~90 m/s的流速范围内随流速的增大击穿电压持续上升。
其他文献
ZnO是一种宽禁带(Eg≈3.37eV)、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ZnO具有较大的激子束缚能(≈60meV),在晶格特性和能带结构方面与GaN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还具有更高的激子束缚能
相位延迟器是一类重要的光学器件,是偏光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位延迟器同其他偏光器件相配合,可以实现光的各种偏振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偏振面的旋转等。可以说几乎所有应用
电机测试是电机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部分电机测试是以直流发电机作为被测电机的负载,将该负载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送入到一个可调电阻器上,通过电阻器发热来调节被测电机负载的大小。该方法在电机测试过程中不但浪费能源还需要配备散热装置等,测试极为不便。本文提出了一种机电能量可控型电机测试方案,以STM32F103RB为控制器,利用其内置的12位ADC模块实现对电机电压、电流量的同时采样。采用电子负
近年来,许多实验和理论工作都支持Sr2RuO4的超导态是自旋三重态的p波超导态。由于非传统的超导结表面零能束缚态的形成,在其隧道谱中出现零偏压电导峰,实验上在超导体Sr2RuO4中
HF(辐射波段2.7~3.1μm)化学激光,其输出波长处于中红外波段,覆盖许多气体分子吸收峰,并能实现高功率输出,因此广泛应用于光电对抗、激光雷达、气体检测及军事等领域。HF激光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