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抑制增殖、侵袭与诱发凋亡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yqyy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美国和欧洲男性最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持续增长趋势,前列腺癌正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男性健康的泌尿系恶性肿瘤。晚期前列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差和预后不佳,而其转移机制不明。因此探明前列腺癌的转移机制并寻找有效的药物是目前临床前列腺癌治疗的难题。两面针碱是从两面针根中提取的一种纯天然的生物碱,前期研究表明两面针碱可以有效的抑制炎症进展,抑制艾滋病,抗氧化和抑制真菌的作用。并且近期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氯化两面针碱能够抑制乳腺癌、肾癌、骨肉瘤、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本实验通过研究氯化两面针碱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初步评估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调节机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数据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我们同时发现氯化两面针碱可以通过Akt通路发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总而言之这些新的发现对于研究氯化两面针碱在抑制癌症进展中的作用添加了新的证据。Akt通路可以作为一种抑制前列腺癌细胞进展的潜在通路。研究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材料和方法:1.应用MTT实验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作用。2.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和侵袭技术进一步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3.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4.应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和Akt/mTOR的影响。5.应用LY294002抑制Akt活性,进一步检测氯化两面针碱是否通过Akt通路发挥抗前列腺癌作用。结果:1.氯化两面针碱可以显著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氯化两面针碱可以抑制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3.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氯化两面针碱可以诱导PC-3细胞凋亡,并且对凋亡的诱导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4.Bax/Bcl-2比例明显上升(**P<0.01),说明氯化两面针碱可以诱导凋亡蛋白的表达。5.LY294002可以显著增强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凋亡的诱导作用,同时能够明显的增强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且显著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其分子学机制可能是通过Akt通路发挥抗前列腺癌作用。显示出氯化两面针碱作为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的潜力选择。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相关方面展开探讨,主要分析了当前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一系列不足,同时对安装技术相关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加快对当前状况的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公司一切管理的基础,是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论述了项目扁平化管理的思路,以供借鉴。
目的制备都梁方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分别用磁力搅拌法、高速分散法、超声法、研磨法制备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挥发油
本研究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中对学校开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的实践指导,根据在指导中发现的问题,从学校开展学生创新素养应具有的基本理念和行动要点出发
背景和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占肝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10%,发病率仅次于HCC,居第二位,近年来,ICC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临床治疗技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包括资料阅读、信息加工以及综合评价等步骤.在此基础上,再对相关信息做进一步的加工,就可以得出更加可靠的分析依据.最后通过整合这些分析依据就能够对
闽都武术文化隶属于闽都文化,是闽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闽都武术进行整理和挖掘,探索闽都武术的发展途径,对闽都武术创意文化产业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级护理本科生244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选取2007级护理本科生185名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的体内放疗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20只6-8周龄的雄性BALB-c裸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只接种胶质瘤U87细胞5 X 106个/ml于右侧背部皮下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比较,为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1月因首发脑卒中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