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属植物种子多酚的提取及分离组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之一。茶籽中所含的多酚物质具有抗氧化、抑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是一类值得开发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利用山茶、浙江红花油茶、多齿红山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等山茶属植物种子开展对茶籽中所含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对于茶籽加工工艺技术的改进及茶籽多酚的开发利用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主要从茶籽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多齿红山茶茶籽多酚的分离纯化和活性研究等方面做了研究,结果如下: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多酚物质的方法,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优化后得到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38(g/mL),超声时间40min,甲醇体积分数60%,pH值为7。在此条件下油茶籽多酚提取量可达21.0377mg/g,比溶剂法提取所得提高了14.68%,比微波辅助提取所得提高了10.61%。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对四种茶籽多酚样品进行预分离纯化脱脂,并用HPLC测定比较不同洗脱溶剂进行预处理的结果。由图谱对比可以得知,用纯甲醇作为洗脱溶剂时固相萃取的效果最好。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齿红山茶茶籽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了分离制备,初步探索了用此法分离制备茶籽中多酚物质的条件和效果。确定了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流速选择为3mL/min;进样量为400μL;确定对分离色谱图中10个主要峰进行收集。采用了DPPH法和ABTS法对半制备色谱分离出的多齿红山茶茶籽多酚组分进行抗氧活性测定。10种组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维生素C;组分3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Trolox,其它9种组分的清除能力低于Trolox。由于使用的试验方法只有两种,结果并不全面,有待今后使用更多的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对茶籽多酚进行研究。根据活性测定结果及干燥后组分的性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了5种多齿红山茶茶籽活性组分再次进行分离制备并对其进行核磁共振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收集的组分纯度较低,与用半制备HPLC做出的纯度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差别,可能与色谱柱的填料类型、粒径不同有关。组分4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占80%的主要化合物可判断含有2个鼠李糖基、1个β-D-葡萄糖苷和5个连接在糖环上的乙酰氧基,而完整的分子结构尚无法确定。根据以上判断出的基团并参考Li Chun Du等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推断此化合物为一种山奈酚的糖苷衍生物。
其他文献
针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规模、已有的路由选择算法不能很好地为分组转发选择最佳路径问题,提出基于蚁群优化的路由算法(ACO-RA).首先,在NS-2平台上设计虚拟网络环境,随机初始化设
<正>精准到位的消费者行为调查,将为企业改进产品、拓展渠道、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提供有效的支撑。随着夏季气温的不断升高,饮品市场也迎来了旺季。作为快消品行业中一个成熟的
参与式治理是以各种形式吸纳普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过程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基层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为直接目的的一种重要的治理模式。参与式治理模式的构
本论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云南分心木(Diaphragma Juglandis Fructus)的品质与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讲述了头状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capitata)的抗疟活性成分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勤奋体育月报》对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积极影响以及对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编写的启示。《勤奋体育月报》刊载了大量题材丰富的中小学体育教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对于饮用水的品质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正是水质的保障基础。目前,冰川矿泉水的市场格
背景: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据统计,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己升至第四位,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五坐标数控加工技术是复杂形状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同时也是各个国家努力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本文通过跟踪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对复杂曲面的五坐标数控加工关键
汪曾祺的“为人”和“为文”均独树一帜,从40年代在西南联大步入文学殿堂的“求新求奇”伊始,到90年代文笔锤炼至炉火纯青的“豪华落尽”为终,汪曾祺的小说创作看似趋于平淡,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殖、生育旺盛时期的性成熟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较长时期,也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生理变化最明显的阶段,是妇女生命过程的重要转折点。更年期综合症是由此期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