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政治视域下的中国社会两性关系研究

来源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女两性不仅存在着自然差别,而且更主要的是存在着社会差别。男性长时间占据着社会生活的中心,而女性却被置于社会生活的边缘。男女两性之间的这种差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如西蒙·娜·波伏娃所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的。”男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了女性。换言之,男性支配着女性。   掌握政治权力的男性制定一整套的社会制度维护自身权威,并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的过程就是性别政治。在中国社会这一过程长达三千年左右,直至近代社会才慢慢发生着改变。根据中国社会两性关系的发展变化,笔者把中国社会分为母系社会时期、父系社会时期、父权制社会时期和后父权制社会时期四个阶段。   母系氏族社会是男女相互合作的平权社会。男女两性在父系社会时期的较量以女性的失败而告终,中国社会进入以“男尊女卑”为核心的父权制社会时期。虽然在这一时期,两性地位从没有发生过根本的改变,但是中古时代女性追求政治权力、争取性自由权却让我们看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至近代,中国社会进入后父权制社会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制度正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女性社会地位较之以前有所提升,但是她们的从属地位并没有完全得以改变,父权制的影响仍旧存在。   关于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女性主义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些认为是“家长制”的权力,有些认为是私有制的经济结构,还有些认为是女性的他者性等等。以这些观点为鉴,笔者对中国社会两性关系变的因为进行了分析。两性关系的变迁既与政治多极有关,又受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同时还离不开女性意识的觉醒。但究其根本,在于女性离公共权力的远近。因此,要实现男女平权,要实现性别正义,必须实现女性和男性对公共权力的分配正义。
其他文献
通过对北宋郭熙与其子郭思编著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分析与论述,阐述了郭熙如何将自然界之山川、草木、云烟等繁杂的事物进行多角度观察从而"外师造化"的山水画写生过程,
在承传孟喜易学的基础上,虞翻以解经为目的,广泛吸收历史上和当时易学诸家的思想,以其独有的方法,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解释语言。  虞翻的太极思想受太极观念所产生的历史的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胡宏是两宋之交著名的理学家,湖湘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一生潜心于学术研究,其代表作《知言》辨“异端之言与吾圣人异”。胡宏对佛教的批判是对传统排佛思想的继承传统和超
人类在近几千年的变化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遭受了许多瑞苦和挫折,不断山现的新问题和变迁的新环境,使得人类不断的求知和探索,才能够一步步带着喜悦与哀愁走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