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行业借壳上市风险及路径探索 ——以华图教育、中公教育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培训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的朝阳产业,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新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促进了民营资本进入教育行业,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广阔,教育培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各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整合机遇将出现,国内A股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教育培训企业上市潮及并购整合潮。目前上市的途径有IPO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即借壳上市两种方式,由于教育培训行业的特殊性和公司结合自身财务状况、上市迫切程度等考虑,很多企业会选择更为快捷和高效的借壳上市。与直接IPO不同,拟上市的企业不仅需要梳理和整合自身的资产与业务,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壳公司,避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选择风险。而整个重组过程涉及环节众多,参与主体具有复杂性,重组不仅面临着交易成本高、证监会审核难等种种风险,即使是完成重组后,两家公司的整合和后续再融资都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教育培训企业如何成功实现借壳上市,规避重组风险,并为重组后长久稳定经营打好基础,非常值得讨论。本文按照借壳上市流程的顺序,以证监会在重组中关键审核要点以及相关会计处理方法为基础,梳理了借壳上市前中后关键环节易出现的风险,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在重组中的风险和面对风险时的应对措施,总结出适合教育培训企业借壳上市借鉴的风险规避和应对建议。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借壳动因、风险以及壳资源估值与溢价的文献进行梳理,同时明确界定了借壳上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以及教育培训业的具体分类。其次,总结了借壳方在重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风险。再次,结合同一行业内两大寡头公司华图教育与中公教育借壳上市的具体案例,分析面对上述风险的具体应对方法。最后,结合两个案例面临的风险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可供教育培训企业借鉴的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是:(1)借壳方应借助利好政策,提前梳理拟注入资产范围,剥离民办非营利学校等相关业务,调整好股权结构;(2)借壳方在选择壳公司时,除聘请可靠的中介机构外,还应该端正动机慎重选择,拒绝重组频繁且多次失败的上市公司,避免陷入忽悠式重组;(3)借壳方需结合公司自身的财务情况和资产情况选择恰当的借壳交易方案以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4)借壳方还应做好重组后的整合工作,充分利用资本平台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其他文献
如今国内很多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远远超出了一般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住房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变成了金融炒作的工具。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抑制投机性的购房行为,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限购令以平抑房价,打击不合理的投资购房行为。本文旨在对住房限购令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探究住房限购令的手段是否存在违法、违宪情形以及如何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规制。本文第一部分首先简述了住房限购令的历史沿革,利用表格
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高达1.6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1.9%,根据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且65岁以上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概率高达65.5%,是其他年龄段人口发病率的2-3倍,医疗支出为其他年龄段人口的3-5倍。另外,老年人的身体器官处于不断衰竭的阶段,生理系统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不断下降。由此看来,在未来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我国老年人使用
作为电子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半导体行业主要生产和提供集成电路芯片和各类分立器件,产品可应用于电脑、移动终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控制等各种领域的终端市场。但自贸易战开始时,西方各国对我国所需的产品和技术进行限制,尤其是中高端芯片。未来随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应用进一步落地,我国的半导体市场份额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提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较晚,产品和技术都落后于国际先进企业,国
伴随着建筑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建筑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更多的企业将业务触及到了该产业链。这要求软件开发公司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研发效率、激发工作激情和创造力,以确保企业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本文以B公司软件开发人员的绩效管理为研究主体,首先通过查阅回顾各类绩效、绩效管理相关的理论文献,借鉴学习现有理论中关于如何解决软件开发人员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政治关联一直是企业经济学的一个热门课题,但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注重非金融企业的研究,讨论其对企业绩效、企业并购、企业贷款等方面的影响。当前关于政治关联是怎样影响非金融企业的机理分析已经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与一般性质的企业不同,在政治关联背景下,其不仅需要借助银行与政府的政治关系来获得更多的政府和社会资源,提升银行业绩,同时,还需要承担和执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例如在经济危机时,反而要扩大
2005年《公司法》首次提出了司法解散制度,该制度的目的在于当公司内部出现股东间纠纷,采取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股东可寻求司法介入,以解散公司的方式消灭公司法律人格,从而解决矛盾。此后,最高院先后两次发布司法解释来扩充司法解散制度的内涵、提高司法适用性。2008年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细化了司法解散诉讼的主体资格、扩充四类提起事由、强调司法解散诉讼应当注重调解、规定解散和清算的次序及管辖法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018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判断,我国实施了新一轮下调产品进口关税的政策,而这势必会增加进口竞争强度从而对我国企业产生广泛影响,其中就包括企业的创新行为。为了深入考察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统计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经济被重新提及,即开始了我国的“二次混改”之路。且在十九大中也指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创建具有世界竞争性的一流企业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国企混改”中,管理层的身份比较复杂,部分高管同时兼具管理人员和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这使得国企混改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关系更具可研究性。且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作为中国的支柱性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持续扩大。在历经30年的发展后,行业周期已经处于成熟期,市场规模增速在逐渐放缓,行业内的企业也从共同做大市场规模的阶段,进入互相抢份额的阶段,市场竞争在持续加剧。随着近5年房地产价格的快速攀升,政府对房地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2016年开始,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政府不断加大住房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融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及工作中,人工智能产品无处不在,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显示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企业投入了大量成本开展人工智能产品的服务,加快布局与其相关的业务。企业只有深度了解个体用户的心理,才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因此,本文对于用户采纳人工智能产品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不仅能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且可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