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大学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环境的出现削弱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优势,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数字化信息迅速增长,无形的网络挑战着有形的图书馆传统的地位。用户信息习惯的演变挑战图书馆传统服务工作,数据库服务商的发展也严重冲击了图书馆的生存,笔者认为只有引入新的服务理念与技术,改变当前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才能制止颓势。本文以学科馆员、以及学科馆员与知识管理、知识服务、信息素养等关联方面目前研究现状和实践状况作为出发点,研究分析了图书情报领域对学科馆员与知识服务的研究进展情况,发现当前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缺乏对知识服务内容的深入研究;对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规范研究涉及较少;缺乏有针对行的可执行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这些发现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大学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与大学用户的需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大学图书馆用户知识需求呈现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动态化和集成化的趋势,而图书馆服务并没有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这显示大学图书馆的服务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大学图书馆才能在一所大学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继续发挥其作用,实现大学图书馆的自身价值,使之不被其他的单位所替代。本文结合目前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提出对此矛盾的解决之道:即发展由学科馆员主导的知识服务,以满足大学用户日渐高涨的个性化、针对性服务需求。在文中笔者对目前所存在的信息服务模式——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发现在目前的状态下,传统的定题服务模式及参考咨询服务模式虽已经势微,但依旧有其一定的存在价值。笔者根据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发展情况,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利用学科馆员独特的作用,对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进行适应学科用户需求的优化与改造,延展它们的生命力。笔者根据目前大学图书馆的生存状态提出了基于学科馆员的知识服务SKC模式。SKC即学科知识共享空间(Subject Knowledge Commons)的英文缩写,而学科馆员掌控着学科知识共享空间的运行,是学科知识共享空间管理员(Subject Knowledge Commons Officer,简称SKCO).本文所探讨的SKCO即学科知识共享空间首席知识官,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成为学科用户在共享空间当中进行学习与科研的顾问,掌管共享空间内所有与学科知识服务相关的工作,一是发展并建立一个技术(或是程序)去创造、保护、及使用一些已知的知识;二是设计并创造一个环境或活动去发现一些未知的知识;三是在学科知识共享空间中利用自身的学识与技能对学科用户的研究进行辅导;四是提供信息素养培训,提高学科用户的信息素养。因此SKCO在共享空间当中从事的角色主要有四个:一是成为一个策略家、未来学家,预测用户需求,以知识服务作为服务目标并掌握共享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成为一个咨询者(Consultant)、整合者,引发用户的创意、倾听创意并予以响应,在激发创新与符合用户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整合大学图书馆馆藏学科资源,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三是成为一个环境学家(Environmentalist)与技术专家(Technologist),将知识共享空间塑造成个适合激发创意与知识交流的环境或是作业平台。四是成为一个教育家,他必须能敏锐地发现学科用户信息素养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提高学科用户信息素养,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也就是说SKCO在知识共享空间中最主要的职能是像管道工一样,将图书馆内外的各种资源、知识通过不同的管道,导向适当的用户,最终为用户所用。SKCO在共享空间当中充当用户学习与科研的顾问,为其提供服务并通过融入课程或网络的方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管理是保障知识服务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服务绩效的评估,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估方法深入地总结与剖析,从大学图书馆服务环境、学科馆员素养、知识服务能力、知识服务内容、馆员完成工作计划、知识服务成效和用户满意度等7个方面确定知识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以满足绩效评估的需求,通过绩效评估进一步发现知识服务改善的空间,提高学科馆员服务效率,保证服务过程中质量的统一性,以更好地满足大学学科用户的需求。提出了实施绩效评估实施的原则与策略,保证绩效评估过程及结果的透明、公正、公开,保障学科馆员在绩效评估当中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