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是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角,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于城市园林的功能需求发生了变化,从以往单纯追求园林的艺术效果逐渐过渡到艺术与生态并重,在追求艺术效果的同时,更强调园林建设的健康生态功能。园林植物对于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的环境效益具有积极意义。此项研究以对人体有危害作用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us aureus)、志贺氏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白葡萄球菌(Staphy lococcus cremo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酵母菌(Canadida albicans)为供试对象,对长沙市20种园林植物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抵抗微生物的能力以及与生态学相关可能产生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前期实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抑菌圈大小,测试了23种供试植物茎叶粗提液的抑菌能力,除樱花、红枫、乐昌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铁坚杉外均有一定的杀菌能力,枫香和樟树抑菌能力最全面也最显著,且随着供试植物叶片量及破碎度的增加,供试植物的抑菌效果增强。中期实验:通过采用活体采气法收集有抑菌作用植物的挥发性气体,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气体成分,并对这些园林树种的抑菌物质和芳香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比较分析了不同树木间的气体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实验最终确定的抑菌化学成分有: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 acid),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邻苯二酚(catechol),乙酸(acetic acid),乙醚(acetaldehyde),丙烯酸(acrylic acid),乙硫醚(diethyl sulphide),莰酮〔-2〕(camphanone-2),莰醇〔-2〕(borneol-2)。其中马褂木和银杏的挥发性抑菌物质含量较大。20个园林树种均挥发乙醛和乙酸,多数树种以挥发酚类和酸为主,此结果对城市生态园林树种选择、充分展示园林绿化的功能性,提高园林绿化的科技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后期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上述九种抑菌成分的抑菌活性、采用试管法确定抑菌物质抑制受试菌生长的最低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莰酮-[2]和的抑菌效果最显著也最全面,水杨酸甲酯的抑菌效果最不显著也最不全面。在最小抑菌浓度的测试中,丙烯酸、邻苯二酚、莰酮-〔2〕的最佳抑制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浓度为0.156×10-3mg/L时即可有效抑制这些细菌繁殖。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可知,每种成分对特定的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根据这一特点,在医疗、食品中加以运用。我国植物资源丰富,了解杀菌植物可以为研究开发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提供指导,同时对于实现我国农药从仿制到创制也有重要意义。另外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看,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防风,降噪,除尘,加湿等方面,其抑菌杀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在某些以空气传播的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地,特别是在呼吸道疾病曼延的地区,多栽种一些抑菌作用较强的植物,对疾病的控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