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云南省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评估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提出改善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稳定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在查阅相关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查表”。问卷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人口社会学特征、职业基本特征、职业相关认同感、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HSS)。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2所结核病专科医院、3市所辖29个县(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及29个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并对其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等进行统计描述,通过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职业基本特征、职业相关认同感和社会支持对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定性研究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访谈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即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子女情况、职称、收入、岗位: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职业感受,即从业压力、从业环境、职业风险等;职业倦怠情况及产生倦怠的原因。[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1160名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获得有效问卷1110份,有效应答率为95.69%。1110名被调查对象中,有774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0.63%,其中轻度倦怠、中度倦怠、重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41.17%、22.52%、6.94%。从总体来看,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比较严重。2专科医院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82.56%,其中轻度倦怠、中度倦怠、重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 38.37%、32.56%、11.63%,其倦怠程度高于县(区)定点医院(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7.92%,轻度倦怠、中度倦怠、重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42.26%、20.08%、5.58%)和县(区)CDC(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2.22%,轻度倦怠、中度倦怠、重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40.74%、16.30%、5.19%)。县(区)定点医院和县(区)CDC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相似。3与同事相处融洽、坦诚自己的结防工作者身份、因害怕传染而对结核病患者有偏见、家人希望离开结防岗位,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岗位类型、结防工作年限、培训次数、服务的结核病患者数是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4定性研究发现,85%的被访谈对象表现出较强的职业倦怠感,69%表示希望离开结防岗位,主要原因包括:职业暴露风险高且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工作任务繁重,人力资源不足;缺乏职业成就感;薪资水平低,职业认同感差;公众对结核病认知不足、有偏差,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或多或少会遭遇公众的误解和歧视;领导重视不够,认可支持力度下降等。[结论]1云南省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高,程度较严重,应引起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机构管理者的关注;2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人力资源不足会导致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一;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是导致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严重的原因之3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感染风险较大,且没有职业风险保障,长期缺乏工作环境安全感,易产生职业倦怠;4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付出回报满意度较低,且无法在短期内看到工作成. 效,职业成就感较低,易产生职业倦怠;5缺少相关培训,会导致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对工作的热情降低,产生职业倦怠;6公众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可和理解,可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7提高社会支持对减少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有很大作用;8个人素质的提高,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能力,有利于减少职业倦怠;9同事相处融洽,可缓解职业倦怠,应加强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