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柯小说中的地理意象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柯一生在小说创作方面笔耕不缀,作品中包含的意象不可胜数。这些意象大多来自于新疆和陕西,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文学性,使红柯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本文结合它们在不同小说中的表现内容,借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分类方法,将其划分为了地名地理意象、景观地理意象、动物地理意象和植物地理意象四类,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审美特征及形成原因。四类地理意象在红柯小说中分别具有迥异的意蕴内涵。首先,地名地理意象在红柯小说中的数量极为可观,而且文本呈现方式独特,除作为叙事背景和文本线索外,它们还发挥着扩充文本空间内容、作为小说地域性标识的作用。再是地景地理意象研究,红柯小说中涉及到的众多地景意象可以分为特色地方建筑、特殊地理风貌、特殊天气景观三类,本篇论文重点分析了天气类地理景观意象,例如烈日旱晴天、刮风或风暴、太阳雨及白雨等。动物意象的存在感亦十分突出,红柯也以描写独具特点的动物而出名,本章分别解读了马、鹰、蛇、狼、骆驼这五类新疆与陕西常见的动物意象。最后是植物意象研究,主要包括树液、白杨树和白桦树、地精,以及各类植物丛林等。经过阅读与剖析红柯小说,本篇论文对各类地理意象呈现出的美学特点展开了论述,其大致如下:对意象氛围感的突出营造、意象之间界限分明的对照化表现、“物我相融”思维在意象建构过程中的渗透、意象飞翔奔驰下的宏大动感,以及意象鲜明的精神内涵和意境风格。地理意象的形成与作者所处地理环境及个人的经历经验具有极大干系,本文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方面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在结合相关地理和人文社科知识后发现它们与新疆陕西特殊的气候地形、社会文化及地域经济情况离不开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追溯了作者作为新疆与陕西两地空间跨越者的创作心路历程。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学最终目标所在,其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贯穿了英语教学始终,体现在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等各个教学活动之中。在高中阶段开设英语课,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英语语感的初步感觉,为学生的语音语调奠定基础,最终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手段之一。读书不仅有助于语言习得、文化知识学习、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没
随着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节目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摆脱了早期节目歌舞加小品的单一模式。真人秀类型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起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一时间新型电视综艺节目风头无两,无论收视率和话题量都节节攀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同类型综艺节目的海量增加。而一味追求收视率和娱乐化的同时,同质化与低俗化的问题也成为当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的梳理,分析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
<正>一、舞剧《赵氏孤儿》概述舞剧《赵氏孤儿》无论是故事主题的选择、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的塑造、舞蹈形式的展示,还是舞台艺术的设计,都能很好的将观众带到历史事件的剧情中,直达观众的内心,让观众的心绪随着故事剧情的发展而不断起伏。作为中国经典的悲剧故事,《赵氏孤儿》放在世界悲剧史上也毫不逊色。《赵氏孤儿》被中国的艺术家们通过无数的艺术形式演绎出了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
期刊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精神功能障碍疾病,目前有近三成的患者临床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近年来虽然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了一定认识,但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抑郁症疗效不佳的原因。目前多数研究支持抑郁症的海马神经再生障碍假说。杏仁核作为调节情绪的关键脑区之一,已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的杏仁核体积减小以及功能异常,因此提示杏仁核神经再生障碍可能是抑郁症形成的又一重要病理机制。沉默信息调节
为深入探究嗅觉元素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提高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利用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室内空间案例等方法,梳理了有关嗅觉元素、商业空间的相关概念,并且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分析嗅觉元素在展示空间、商业空间、餐饮空间中的应用情况。探究结果表明,嗅觉元素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传统视觉和听觉模式之外的元素形式,还可以提升整个商业空间的艺术品味。此次研究丰富了五感设计、嗅觉设计等理论
姜黄素(Curcumin,Cur)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同时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在水中的低溶解度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利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对姜黄素进行包埋以改善Cur的水溶性,通过单因素筛选法对包埋Cur的PLGA纳米粒(Cur-PLGA-NP)的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用人转铁蛋白(Tf)对PLGA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以提高肠细胞对活性物质的吸收效率。结果表明,Cur
通过对百余年语文学习结果相关文献的梳理,从未来取向出发,构建了由“知道是什么”“知道做什么”和“知道怎么做”三个维度组成的“未来取向的语文素养构成”框架,该框架包含了运用已有语文知识和技能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批判和创造性地认识语文事物,获取文本信息并对其进行解释,信息的推理、创造及其表达,人格品质、态度和价值观,适应复杂的语文学习情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六项具体要素。分析得出,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学界始终关
目的了解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内外环境硒含量,为大骨节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洛宁县故县镇选择历史重病区岭南村和非病区窑瓦村作为调查点,了解两村历史及目前儿童病情情况,采集两村6~12岁儿童发样各30份;以调查村为中心,排除近三年施用富硒肥的耕地,在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8块农田中采集土样;每村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调查2户家庭,共10户,每户采集白面,黄面,黄
高中美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美术课程育人方式的改革,应从生命观、生态观、心理观、价值观和多元观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推动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提升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学生的学科素养。
综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剩余法和方差分解法,系统分析了1978—2012年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演化趋势、波动特征及引起成灾面积波动的灾害类型差异和地区差异,旨在为中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农作物成灾面积"先增后降",旱灾和水灾是主要灾害类型;成灾面积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黄淮海区和黄土高原区。(2)农作物成灾面积的波动特征明显,存在3a和8a左右的准周期波动。(3)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