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B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病人,采用联合运用化疗,放疗以及外科手术(极个别病例需要)的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然而有25%的病例会复发,甚至难以进行治疗以至于病情恶化出现死亡。在研究B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特征过程中发现其细胞表面都有CD20抗原表达,事实上CD20也存在与正常成熟的B细胞表面。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出很特异的抗CD20抗体,这种抗体治疗靶点是B细胞淋巴瘤细胞表面的CD20,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其他造血细胞产生损伤作用如T细胞。实践过程中发现对于B细胞淋巴瘤病人CD20确是一个合适的治疗靶点。
转化了质粒pYZcpp3的大肠杆菌16C9能够分泌表达可溶性抗体抗CD20F(ab’)2,此抗体存在于周质腔中而且无须复性即具有正确的三维结构。采用未经优化的摇瓶培养条件抗体片段产量可达2mg/L,扫描分析SDS-PAGE可知其中F(ab’)2的含量为15%。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接种量、通气量、种子龄、培养基pH值、发酵温度、发酵周期等六项发酵工艺指标进行了考察,建立了摇瓶发酵的培养方法。采用优化后的摇瓶培养参数进行发酵抗体产量从2mg/L提高到3.8mg/L。
参考了优化后摇瓶发酵工艺指标,在NLF19L发酵罐上主要从三个方面(温度,搅拌速度,无机磷的浓度)对高密度发酵方法进行了考察,确立了CD20F(ab’)2高密度培养方法。采用优化的培养条件,在发酵罐上进行高密度培养OD550值达140;每升湿菌菌重200g;抗体的产量每升为241mg,其中F(ab)2片段达19.6%。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使用亲和层析介质蛋白-G从菌体裂解液中捕获到F(ab’)2和Fab’混合物。为了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产物F(ab’)2,分别试验了凝胶过滤、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法。结果表明F(ab’)2纯度分别达到90.5%、89.3%、92.3%,回收率分别为65%、67%、70.2%。确定离子交换是一种载样量大、回收率高、纯度高、同时具有浓缩样品理想分离纯化方法。
F(ab’)2的体外活性实验表明:F(ab’)2可以特异性的与CD20+B淋巴瘤细胞(Raji、Daudi)结合;能竞争性抑制HI47与细胞膜表面CD20分子的结合,在与HI47浓度相同的情况下,F(ab’)2竞争性结合CD20分子的强度大于Fab’;能抑制体外培养的Raji和Daudi细胞的增殖,而且F(ab’)2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高于Fab’,F(ab’)2对Raji和Daud细胞的IC50(22.8μg/ml、14.6μg/ml)低于Fab’对Raji、Daudi的IC50(45.9μg/ml、39.5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