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矫直过程中残余应力的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生产工艺的先进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的完成,钢铁更是起到重中之重的作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更是离不开钢铁制品,国内超过90%以上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钢材的支撑,钢板作为钢铁制品中,使用最广泛的产品,随着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用户对钢板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板材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平直度和板材残余应力。矫直机作为生产线上最后一道生产工序,可以保证产品的平直度精度、降低残余应力以及提高生产效率。但钢板的矫直过程是一个加载卸载交替进行的弹塑性弯曲过程,关于矫直过程中许多工程技术问题仍需要进行研究分析。本文考虑初始残余应力状态下矫直过程应力数值计算的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曲率积分矫直数学模型,采用迭代逼近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以此为基础,对考虑设备弹跳下的矫直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工艺优化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矫直进行,在咬入过程中,弹跳因数影响逐渐加大,连续矫直过程中,影响趋于平稳,最后甩尾阶段,逐渐减小。此外,随着板厚的增加,弹跳对矫直工艺参数的影响增大。(2)利用弹塑性力学和矫直原理,对板材考虑初始残余应力状态下矫直过程中残余应力变化进行了解析分析,并建立了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和模拟结果显示:辊式矫直过程是降低残余应力的有效方法。矫直前上下表面x、z方向都处于压应力-276MPa左右,矫直后上表面残余应力x方向减少到42~79MPa,z方向减少到-89~-122MPa。下表面,x方向减少到-56~-115MPa,z方向减少到23~58MPa。(3)使用MSC.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淬火和连续过程矫直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比数值解和实验结果,得到在纵向截面上三向残余应力的偏差分别为;并且通过实验现场单向总矫直力数据,以及淬火后和矫直后表面残余应力的测试,与解析模型的计算偏差在15%以内。进而验证了淬火和连续过程矫直残余应力的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对挖掘机进行轨迹规划研究作为其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立派PC1012小型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以时间和脉动为性能指标对挖掘机机械臂最优轨迹规划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挖掘机在实际挖掘工作中的效率以及减少工作过程中对关节造成的冲击。首先,采用标准D-H法建立挖掘机的连杆坐标系,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采用蒙特卡洛法获取挖掘机器人工作空间范围,并选取合理的作业区域,设定挖掘路径点;利
本文依据多相、多尺度、亚稳组织调控思路设计了成分为0.14C-5Mn-1Al-Ce的稀土中锰钢。通过对该成分的稀土中锰钢进行了热处理实验,对其组织演变和机械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优化该成分稀土中锰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表明,在不同温度的ART退火工艺中,组织在较低温度ART退火时存在微量碳化物,ART温度升高碳化物溶解,组织变得细密,而ART温度升高,逆相变奥氏体含量在640℃时达到峰值,其整体趋势为
悬架系统性能的好坏是影响汽车平顺性及操纵稳定性的关键所在,是保证汽车拥有良好驾驶性能的基础。相比于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以控制品质优异,价格低廉和结构简单等优势,在短期之内能够被产业化,在汽车领域拥有巨大潜力。半主动悬架主要从优化硬件和改善控制策略两部分开展研究,目前硬件优化技术基本成熟,但控制策略的研究还存在难点问题。因此设计出拥有优异控制效果的控制器,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以悬架控制作为
双筒式液力减振器能够大大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和安全性。研究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减振器的衰减振动需求,利用减振器外特性曲线,掌握悬架系统减振技术。主要针对减振器阀系结构参数来进行研究,通过构造减振器的解析数学模型和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CAD/CAE,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后对减振器内部阀系参数优化。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对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全面的剖析。明确了减振器外特性曲线的形状、“
近年来,Ti-6Al-4V钛合金因其优越的材料性能在很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但是,Ti-6Al-4V钛合金材料特性复杂,使得常见的材料本构模型不再适用,在理论解析或数值模拟中都难以对Ti-6Al-4V钛合金的变形过程进行一个准确的分析。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Ti-6Al-4V钛合金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基于YLD2000-2D屈服准则和变弹性模量数学模型,建立了Ti-6Al-4V钛合金材料本构模型,将
南极内陆冰盖密布沟壑等极端地形,易发生车辆、人员陷落等安全事故;现有轮式、单履带式科考车辆越壑过程中存在车轮及履带车卡滞、陷入冰层,难以为车体提供有效支撑等问题。因此,研究一种采用多肢腿与多履带车协同行驶技术的新型六肢腿履带足式车辆,具有越壑功能,满足沟壑地形条件下的行驶要求。新型六肢腿履带足式车辆越壑时动作复杂,需对其开展构建运动学理论模型、规划越壑步态及轨迹、分析运动特性等几方面研究,具体内容
在平面交叉口中,左转车流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最大,其组织是否合理是保障交叉口道路运行秩序良好的关键,也是平面交叉口交通流组织与管理的难点。论文针对目前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组织管理现状,运用交通设计、交通分析、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总结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左转车流的控制方式及其适应性开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左转交通流的冲突特性、设置左转车道的必要
钢铁作为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基础材料,产品的组织和性能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其中不锈钢因具有良好的耐蚀特性和高强钢的高强、轻量化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建筑、航天等行业。使用环境的不同,人们对钢板的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在轧制过程中板材的内部组织、平直度和残余应力难以控制。矫直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提高板材平直度和消除内部残余应力,但关于冷矫直对材料的质量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
公交对于人们参与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很多乘客由于行动力的局限,无法获得最佳的公交出行,例如,年龄原因行动迟缓,身体残疾原因需要搀扶、帮助,经济收入原因居住在公交不发达的区域。这部分人一般被称为低行动力人群,包括老年人群、残疾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并且他们不能随意地选择公交出发地点、时间以及目的地,而常常被城市公交系统边缘化。2019年12月,我国湖北武汉市突然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
以双金属离心环形铸坯直接辗扩成形双金属环形零件是一种短流程、全新的工艺技术和理念,它节约了能源,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环境保护。该工艺对环坯的质量要求较高,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辗扩件成形的质量。本文以外层为40Cr,内层为Q345的双金属环件为研究对象,用Flow-3D模拟双金属环件的离心铸造过程,根据不同的工艺参数对环坯成形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然后用所得的参数做实际铸造,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