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Al-Zn-Mg-Cu系铝合金具比强度和硬度高、热加工性能好、焊接性能优良,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等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和民用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目前微合金化和热处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Zn-Mg-Cu系铝合金具比强度和硬度高、热加工性能好、焊接性能优良,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等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和民用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目前微合金化和热处理工艺是改善Al-Zn-Mg-Cu系铝合金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显微组织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加入微量元素Y和热处理工艺对Al-8Zn-2.5Mg-1.5Cu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室温及低温下合金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该类合金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添加0.15%的元素Y可以细化挤压态、时效态(T5)和固溶+时效态(T6)Al-8Zn-2.5Mg-1.5Cu(-0.15Y)合金的显微组织,显著提高合金室温及低温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冲击性能。在5~30h时效时间内,T5和T6态Al-8Zn-2.5Mg-1.5Cu(-0.15Y)合金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上升后下降,断后伸长率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拉伸试验温度由室温下降至-40°C过程中,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升高,而断后伸长率略有下降;在20~24h和22~26h时效时间内,冲击试验温度由室温降到-40°C时,T5和T6态Al-8Zn-2.5Mg-1.5Cu(-0.15Y)合金的冲击吸收能量不断下降。T5态Al-8Zn-2.5Mg-1.5Cu(-0.15Y)合金和T6态Al-8Zn-2.5Mg-1.5Cu合金的室温拉伸断口上存在大量的韧窝,呈典型韧性断裂特征,而T6态Al-8Zn-2.5Mg-1.5Cu-0.15Y合金的室温拉伸断口除存在韧窝外,还存在解理断裂特征,说明该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方式为韧脆混合断裂。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不同热处理态Al-8Zn-2.5Mg-1.5Cu(-0.15Y)合金的拉伸断口上韧窝数量明显减少并可观察到大量解理刻面和沿晶断裂特征,表现为韧脆混合断裂。不同热处理态Al-8Zn-2.5Mg-1.5Cu(-0.15Y)合金的室温冲击断口上分布着大量的韧窝,表现为韧性断裂。当冲击试验温度降低至-40°C时,T5态和T6态Al-8Zn-2.5Mg-1.5Cu(-0.15Y)合金断口中可观察到大量解理刻面、少量的韧性断裂区和沿晶断裂特征,表现为韧脆混合断裂。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兔关节软骨下骨缺损后行骨水泥+自体骨或骨水泥+同种异体骨修复术后不同时间点移植骨组织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3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自体骨和同种异体
研究目的:探究耳穴皮内刺法在提高卒中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方面的疗效。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2016年11月-2018年2月由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以及神经外科病房招募的已由神经科
开放售电是现阶段电力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关业务处于发展初期。售电公司的规则制定和市场管理者经验还相对欠缺,需要这方面的探索来提供参考。本文选定售电公司在电力市场中的风险来源,建立了基于CVaR的购售电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在电力市场中产生的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模拟日前市场电价波动,生成50000个日前市场电价场景用于条件风险价值的计算。其次,根据售电公司之间、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之间的动态博弈关系
联合冷水机组的负载分配问题是工程中的一类优化问题。在总负载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冷水机组的负载分配达到降低总能耗的目的,这是一个约束优化问题。不仅考虑机组降低能
泥沙含量是反映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径流泥沙含量进行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广泛使用的“称重”测量方法普遍存在数据采集效率低下、无法远程传输等问题,难以满足对径流泥沙含量远程实时监测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云平台的径流泥沙含量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激光法对径流泥沙含量进行实时测量,并通过4G远程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径流泥
衍射增强成像(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DEI)是成像领域的前沿科技,它通过探测X射线穿过样品后产生的相位变化进行成像,相比于吸收成像,不仅能够获得吸收衬度图像,还能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在收发端配置多根天线,可以有效地提升信道的容量、改善系统性能,成为目前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无线携能技术的产生为解决无线网络、移动设备等能量受限
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协作中继技术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半双工协作中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通信所覆盖的有效范围,并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但是,日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速与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干预愈发增强,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被打破,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各类用地所具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各类用地所具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上也发生改变。本文以略阳县为研究区域,基于该地区2007年、2012年、201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与相关资料,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土
本研究利用长期旱作以及灌溉定位试验探索长期施肥对陕西关中塿土磷素累积、迁移和磷饱和度的影响,为今后合理施肥及减少磷素淋失风险提供参考。两个长期试验均包括4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