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生物学特征及影响其复制相关宿主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可引起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早在1925年美国首次报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也发现了该病,相继在我国各省均有发生,该病是目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国内外主要使用弱毒疫苗预防该病,但因疫苗株毒力普遍偏强,因此存在潜伏感染的危害以及无法鉴别疫苗株与野毒株的缺点。目前对ILTV基础研究较少,制约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控技术的发展。本研究针对影响ILTV复制的关键宿主蛋白为切入点,首次鉴定到信号肽酶复合物亚基3(SPCS3)是影响ILTV在细胞中复制的关键宿主蛋白之一,发现SPCS3蛋白可以切割ILTV的gL蛋白。本研究内容及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分别对三株ILTV:SH2016、SH2017、GD2018的生长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三株ILTV均可在鸡肝癌细胞(LMH)增殖,感染ILTV后120h,SH2016滴度可达到103.08TCID50,SH2017和GD2018分别可达到103.42TCID50和105.08TCID50,其中GD2018较其它两株更适应LMH细胞生长;经绒毛尿囊膜方式接种9~11日龄SPF鸡胚,接种后168h,收取尿囊膜,SH2016滴度可达到103.25TCID50,SH2017和GD2018分别可达到102.67TCID50和104.33TCID50,GD2018更适应在尿囊膜上生长;收取尿囊液,SH2016滴度可达102.67TCID50,SH2017和GD2018分别可达到100.33TCID50和100.5TCID50,SH2017和GD2018不生长,SH2016可以在尿囊腔中复制。以尿囊腔方式接种9~11日龄SPF鸡胚,接种后168h,收取尿囊膜,SH2016滴度可达103.25TCID50,SH2017和GD2018分别可达到102.58TCID50和101.83TCID50;收取尿囊液,SH2016滴度可达104.58TCID50,SH2017和GD2018分别可达到101.25TCID50和100.67TCID50,即SH2017和GD2018几乎不生长,而SH2016更适应在尿囊腔中增殖。此外,分别用三株ILTV感染8周龄SPF鸡,SH2016临床症状最明显,是唯一引起鸡死亡的毒株,且三株ILTV只能在鸡喉气管组织中复制,其他脏器并未检测到;GD2018在攻毒后第14d,抗体效价最高,SH2016在攻毒后第21d抗体效价最高。2.分别对三株ILTV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拼接出全基因组序列,根据基因组结构,预测各蛋白序列。三株ILTV基因组长度分别为:SH2016为153.805kb、SH2017为153.024kb、GD2018为153.855kb;GC含量分别为:SH2016为48.16%、SH2017为48.06%、GD2018为48.10%。三株ILTV基因组结构均由UL、US、IRs及TRs四个区域组成。对病毒基因组核酸序列及10个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组DNA进化树上,SH2016与俄罗斯分离株Rus/Ck/Tatarstan/1009/1643株亲缘关系最近,而与SH2017、GD2018关系较远;SH2017与美国分离株LT Blen亲缘关系最近;GD2018与俄罗斯分离株Rus/Ck/Penza/2013/2701及意大利分离株4784/80亲缘关系较近。g C及gL蛋白进化树中,三株ILTV在同一分支,该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gD、gE及gG蛋白进化树中,SH2016与GD2018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而与SH2017同源性较低;gB、gH、gM、gI及TK蛋白进化树中,SH2017与GD2018同源性较高,而与SH2016同源性较低。对三株ILTV病毒10个蛋白氨基酸突变位点进行比较,发现除三株ILTV的gC蛋白序列完全一致外,其它9个病毒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氨基酸位点差异,这些蛋白差异疑与三株ILTV复制能力及致病性的差异相关。3.构建鸡全基因组CRISPR/Cas9敲除文库,对LMH细胞全基因组范围进行逐一扫描式敲除,构建基因敲除细胞文库,然后用ILTV感染细胞文库,对存活的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确定存活细胞中敲除的宿主基因。第一次测序结果发现3个非编码RNA(ncRNA)基因和SPCS3(信号肽酶复合物亚基-3)基因可能与病毒复制相关,随后的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均显示,SPCS3基因是存活细胞中敲除率最高的基因,因此推测宿主蛋白SPCS3可能是影响ILTV复制的关键蛋白之一。4.比较ILTV在LMH细胞和SPCS3蛋白截短的LMH细胞系(分别命名为1-6和1-14)中的生长,在1-6细胞系中,ILTV的病毒滴度降低102.625倍,在1-14细胞系中,ILTV的病毒滴度降低103.75倍,表明SPCS3蛋白截短确实可以对ILTV的复制起到抑制作用。通过在线生物软件对ILTV中具有信号肽及多个跨膜结构的病毒蛋白进行预测,成功构建9个含有单一信号肽的病毒蛋白及4个含有多个跨膜结构的病毒蛋白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细胞后,其中8个病毒蛋白成功表达,比较各病毒蛋白在LMH细胞及1-14细胞系中表达差异,结果显示,ILTV的衣壳糖蛋白L(gL)蛋白在两种细胞中的蛋白分子量差异明显,表明SPCS3蛋白截短影响了其切割gL蛋白的功能,这可能是影响ILTV复制的主要原因。5.为了解SPCS3蛋白截短对其它α疱疹病毒的影响,分别将鸭肠炎病毒(DEV)和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两种α疱疹病毒感染LMH细胞和1-14细胞系,比较其生长差异。结果显示,与在LMH细胞上相比,DEV在1-14细胞系中病毒滴度降低102倍,而HSV-1在两种细胞上的生长无差异。进一步构建DEV和HSV-1两种病毒的gL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LMH细胞和1-14细胞系后,两种病毒的gL蛋白在LMH细胞与1-14细胞系中,分子量大小无明显变化,但是DEV的gL蛋白在1-14细胞系中表达量明显低于LMH中的表达量,而HSV-1的gL蛋白在1-14细胞系种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表明截短的SPCS3可能影响gL蛋白的稳定性,从而影响DEV复制。本研究丰富了我国ILTV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生物学信息,明确了三株ILTV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CRISPR/Cas9高通量筛选技术,筛选到一种与禽疱疹病毒复制相关的宿主蛋白分子,完善了ILTV复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宿主蛋白作用机制,为ILTV致病分子机制研究尝试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郑重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执政的领导方式确定为法治方式。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的各级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其最基本的运作
会议
物联网系统中,信息采集是进行数据处理和实现反向控制的第一步。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有条形码、传感器、视频监控和射频识别等。其中射频识别由于其非接触性、标签内容可修改、批量读取等优势成为自动识别采用的最主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广泛用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智慧制造等需要实现大规模自动识别对象的领域。一个RFID系统包括阅读器
氧气及其葡萄糖持续供应是保障大脑活力和功能发挥的基础。低氧引起组织、细胞功能和代谢障碍,也与众多肿瘤发生直接相关。低氧预适应(Hypoxia preconditioning,HPC)是机体为了适应低氧状态,在有限时间内积极调动内源性保护机制,激活氧感受器/信号转导通路,调控下游靶基因转录及表达以提高低氧耐受性的生物应激现象。Pre-m RNA可变剪接与转录紧密偶联,是生物功能复杂性和蛋白质组多样性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胶囊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女童特发性性早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卵巢容积、子宫体积、乳腺体积、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和左、右乳核指数,评价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知柏降火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用西药治疗,研究组用知柏降火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均有所减小,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MID、I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将党史和美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节目内容具有多样化创意表达的特点;形式上则发挥媒体融合优势进行沉浸式传播,注重情感化和共情力的传播效果,实现了视觉场的美学创新和对受众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推动了党史理论传播深入人心。
在以党史教育为主题的理论节目中,《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打破传统模式,创新了节目的阐释语态。节目借助美术这一大众化艺术方式在"静"与"动"的双重视觉书写中,激活了党史教育的灵动性;在档案化的媒介记忆实践中,全景再现党的革命历史和光辉岁月,深化了对党史的认知;依凭故事叙事与空间建构引领了党史的文化价值,实现了民族精神的凝聚。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迅速切换迁移模式的特性,阻断GBM的侵袭极具挑战性,寻求能够阻断多种迁移模式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前期我们的研究发现一种内源性芳基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激动剂,小分子2-(1H-吲哚-3-羰基)-噻唑-4-羧酸甲酯(2-(1H-indole-3-carbonyl
本研究分别对广西、山西和内蒙古地区98份农家自制酸粥细菌群落结构、理化营养品质及二者关联性进行了解析,同时使用传统微生物学与分子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其中优势菌属进行了分离鉴定及保藏,并对分离出的罗伊氏乳杆菌开展了比较基因组学与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以探究菌株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初步探究酸粥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机制,本研究在对分离出的可食用菌株进行生长特性、发酵特性筛选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