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学习变得尤为重要。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由于过分重视教师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备受指责。新课程改革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此同时,以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的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受到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作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本文通过分析Gass提出的二语习得模式,阐明可理解输入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根据Izumi对Gass的二语习得模式的进一步阐释和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说理论,指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理解输出对于英语学习更为重要,并且课堂互动中的意义协商对可理解输出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初中三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实验,对比分析了课堂互动和以教师讲解为主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国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效果。着重研究互动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意义协商,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材料和提高他们英语综合水平,以及互动教学是否被中国学生所接受。通过研究发现:1)初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意义协商,但在不同形式的课堂上表现不同。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更多的意义协商,而在班级活动中并非如此;他们在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上进行更为积极的意义协商,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则表现得相对消极。2)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材料方面,互动教学比与传统教学略有优势。3)互动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可能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水平。4)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国更加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本文通过对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用详实的数据说明问题,其研究结果对于如何使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和实际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