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纠错反馈的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纠错反馈对外语学习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对于不同反馈类型的相对有效性问题尚未有定论,同时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以输出假说,互动假说和注意假说为框架,对比重铸和提示两种反馈方式对学习者修正输出的影响。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比较重铸和提示反馈在师生交互活动中的使用频率,二是考察重铸和提示反馈在错误修正方面的即时输出效果,三是探析影响重铸和提示反馈修正输出效果的因素。实验对象选自大学一年级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的45名学生以及教授精读课的两位老师,实验工具采用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实验结果表明,在师生交互活动中重铸的使用频率高于提示反馈,但提示反馈对学习者的修正输出效果优于重铸。错误类型、反馈的外显性对学生的修正输出有直接影响。重铸对语音错误的修正输出更为有效,而提示反馈对词汇语法错误的修正更为有效。两种反馈的外显形式在修正输出方面的效果优于其内隐形式。此外,学生的反馈偏好和教师的课堂实践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可能会影响反馈的有效性。本研究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更好地发挥重铸和提示反馈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实践依据。建议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错误类型、反馈的特点及学生的反馈偏好等因素,提供适当的反馈方式,促进学生的口语修正输出,提高纠错反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