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amboo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万众期盼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在我国正式启动。2006年,资产证券化稳步健康发展,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专家预测我国2007年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研究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对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极为重要,意义重大。本文按照财务会计理论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信息披露及会计报表合并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现状,在资产证券化会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分别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研究概况、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四个方面做出框架性的描述。第二章是资产证券化概论。首先,讨论了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和运作流程;继而以中国网通应收款资产支持受益凭证项目为例说明当前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之后又说明了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主要是从对金融市场的意义、对银行业的意义以及对企业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了开展资产证券化在当前中国的重要性。第三章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本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回顾了FASB、IASC关于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的规定。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争论归结于与证券化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都真正转移,IASC、FASB对此作了不懈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大体有三种模式,即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和后续涉入法。在阐述三种模式的同时对终止确认的方法作了评述,指出上述终止确认方法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其次,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新会计准则对我国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问题作了分析,同时以中国网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案例探讨了实务中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问题。第四章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相对应,分析了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和成分析法和后续涉入法三种方法之下的会计计量;之后又回顾了FASB、IASC对于会计计量的规定,进而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分析评价。第五章是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和会计报表合并问题。着重说明了FASB、IASC在资产证券化会计披露和报表合并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还应该对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具体信息进行详细披露,确保相关利益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判断资产证券化交易的风险和收益,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评价已确认和未确认的风险范围。第六章是对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思考。在总结全文的同时,重点从发起人会计确认和报表合并两个方面对完善当前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提出建议,同时在信用评估体系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够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物质财富,而且作为家庭财富和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虚拟资产的特性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使房地产成为除金融资
淋巴瘤化疗方案的进展及其疗效中野优等一、何杰全病的化疗方案HD的化疗方案依病期而不同,其中作为化疗对象的临床分期(CS;AnnArbor)是Ⅲ、Ⅳ期,放疗通常适用于I、Ⅱ期。但是对伴有大肿块和B组症
综述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的特性及其在洗涤剂工业、纺织工业和皮革工业中的应用。AEO是近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产品。在国外,AEO的主要用途是配制合成洗涤剂,在
从工业化革命到今天高度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就业质量越来越受到学界、政府以及企业和劳动者的关注。大家形成的基本共识认为就业质量不仅涉及社会学、政府经济学
<正>一、儿童处在媒介时代信息时代,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在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力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在媒介的
针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在分析手机对中小学生社会化正负影响的基础上,从家庭、个人、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消除手机媒体对中小学生的消极影响,发挥
目的 :观察抵抗素(resistin)在哮喘儿童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检测其对肥大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急性发
<正> 《周礼》是一部关于国家官制设置的专书,虽为战国作品,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西周奴隶时代的各种规章制度。《周礼》关于国家赋税有许多具体规定。《周礼》的赋税思想,主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加剧,企业并购行为愈演愈烈,据调查,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并购成功率只有43%,而在那些失败的并购案件中,80%以上直接或间接起因于企业文化整合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基层政府职能正逐渐由过去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很多农村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