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的工作实践及其工作效能,在非课堂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上,特别是在班级日常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班主任教师的工资待遇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2010年起,新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先后在初中和高中实施,方案中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班主任的工资待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期望值,但是班主任工作效能并没有随之提升。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一所学校的深入调查探寻绩效工资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效能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案,进而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促进班主任教师专业化发展。当前,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现象仍然较高,且明显高于非班主任教师,究其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工资待遇低造成的,超负荷的工作量才是关键。要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就要在两个方面认真研究。一是造成班主任工作量大,压力大的真正原因。二是寻找为班主任减负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文献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发现班主任工作存在投入不够、工作压力大、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背后的原因,确认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工作任务太重,明确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措施是给班主任减负。从而针对性地寻找给班主任减负的办法。在以往的研究中提出解决教师以及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主要措施是提升班主任管理素养,鼓励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等,但是这些措施是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在于没有解决最关键性的问题——班主任的工作量如何减少?新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班主任的工资待遇为减少班主任工作量增加了可能性。具体如何实施?本文力图通过研究提出可行性措施。以期为改进我国的中学教育提供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案。第一步,理清楚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具体任务有哪些。第二步,理清班主任工作中哪些任务可以减少。第三步,减少班主任工作任务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具备?满足这些条件的可行性的进一步分析。总之,提升班主任工作效能的关键在于减少班主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精力投入。)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就需要增加教师,增加教师编制。因此,本文提出班主任工作效能的提升不仅需要班主任个体也要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而且政府要制定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如增加教师编制,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能,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