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室体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特色。自上世纪50年代初设立以来,各级、各地教研室为稳定当地正常教学秩序,推广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僵化封闭、自上而下、按部就班的传统落后教研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实需要。转换、优化县区教研室职能,加强县区教研室建设,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和呼唤。青山湖区地处南昌市城郊结合部,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此不相协调的是,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尤其以教育最为明显,必须切实加以扭转。作为青山湖区教育教学研究的专职机构,青山湖区教研室自上世纪70年代成立以来,为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教研理念有所错位、研究职能有所萎缩、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专业引领能力有限、教研活力不够,难以适应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甚至阻滞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转换和优化青山湖区教研室职能,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和途径选择。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调查分析,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一是重建教研文化,优化外部环境;二是下移职能重心,发挥引领、参与、服务校本教研的作用;三是建设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团队,夯实人力基础;四是创新运作模式,提高教研实效;五是建设发展型教研室,保持教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