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兰克·莫莱蒂(Franco Moretti)是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文化研究学者、文学理论家和左派知识分子,在欧美学界声名鹊起,影响斐然,被誉为“创造神话的人”和“文学批评中伟大的偶像破坏者”。本文选取莫莱蒂作为个案研究,通过梳理莫莱蒂文学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学术逻辑,理解莫莱蒂文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思考莫莱蒂文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意义,为国内文学批评提供参照和借鉴。在研读莫莱蒂主要论著并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笔者发现从社会形式主义者、文化分析学者到人文“科学家”,莫莱蒂的学术身份发生三次转换。综观莫莱蒂的学术生涯,他的文学理论不但是一个逻辑演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浑然整一的体系。早年的莫莱蒂以社会形式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指导原则,从文本细读中讨论文学的修辞、类型、形态等具体形式问题。在形式研究过程中,莫莱蒂发现了地理因素对文学巨大的形塑作用,进而研究文学空间。不过,莫莱蒂认为地理研究侧重文学的空间问题,未能重视文学的时间问题,因此用进化理论研究欧洲文学的形式演变,以树形图构建文学的时空体。在这一文学时空体中,莫莱蒂发现文学已变得愈加均质和类同,据此预言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以全球视角观照世界文学演变的整体情况,提出“距离阅读”的研究策略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在莫莱蒂的文学理论中,形式研究是基础,空间研究和进化研究是两翼,世界文学研究是核心和结果。从形式到空间、进化,再到世界文学,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显示出清晰的演进脉络。这不仅显示莫莱蒂文学理论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理论构架,而且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从局地性到整体性的逻辑规律。形式不仅是莫莱蒂文学研究的媒介和载体,更是研究的对象和基础。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诸流派、生物进化论的整合与拼装中,莫莱蒂形成了进化论马克思主义有机形式论。该理论认为形式不但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表征,而且是“力系的图解”,更是一种方法论。在莫莱蒂看来,类型研究最能体现自己的形式理论,而成长小说的历史演变是文类研究的典型代表。文学空间研究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重要一翼。莫莱蒂发现地理对文学形式的增殖,对小说情节、结构和叙事风格影响深远,于是他以地理为基础,以地图为工具,研讨文学中的空间和空间中的文学问题。在文学中的空间研究中,通过绘制欧洲文学地图,莫莱蒂构建了乡村、城镇和大都市共三重空间。这些空间充满了意识形态性。莫莱蒂空间中的文学研究实际揭示的是欧洲地理中文学的历史—地理裂变。莫莱蒂认为欧洲宗教战争使欧洲分为三个地理板块,这促使小说变为以德国为中心的悲剧空间、以英法为中心的小说空间以及以各大都市为中心的现代性空间。与此同时,莫莱蒂发现不同的地理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所拥有的霸权,进而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中心、边缘、半边缘的空间,这使得文学的空间也相应的分成三个不同层级。莫莱蒂的文学空间不仅充斥着意识形态的霸权,更充斥着进化论的实质。文学进化论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另一翼。与达尔文相信生物总是在进化一样,莫莱蒂对文学也像其它物种一样进化深信不疑,因而选择以进化论来思考文学的演变过程。莫莱蒂绘制了文学的树形图,认为树形图可以在文学的形式分化与历史变迁之间建立联系,明确显示同一类型的内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生成过程,全面而清晰地展示出不同类型之间的巨大差异。树形图是一个动态的文学时空系统。在地理隔绝时代,各民族国家的文学独立发展,通过分化的方式增加文学形式;而在国际资本主义市场形成之后,各民族国家间的地理隔绝失效,文学形式可以越界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同文学之间的斗争和妥协将会聚合出新的文学形式,文学变得愈加相似,世界文学时代到来。世界文学理论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核心和结果。莫莱蒂发现随着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的出现,地理隔绝不再成为影响文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各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和交流愈加频繁,文学进入一个“有彼有此”的同存阶段。世界文学时代来临。然而,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并非实体性的存在,而是观念性的存在,指的是文学进化的一个趋势;文学发展到的一个阶段;文学进化的一种成果;文学呈现出的整体状态;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产生的一个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类思考文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世界文学学者的生活方式。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实际是一个“文学的动态生态系统”,总括了当下世界范围内文学发展的现状。为解决世界文学理论中的矛盾和局限,莫莱蒂将世界文学史分为18世纪前和18世纪后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世界文学是多种独立的’地方’文化的马赛克式拼贴,后一阶段世界文学被称之为世界文学体系,但这一理论划分当中却充满了民族化与去民族化的吊诡。莫莱蒂相信在世界文学的进化过程中,文化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核心地区的文学常常干涉非核心地区的文学发展。但莫莱蒂却强硬地将这种作用设定为普适的和单向的,引起了众多的攻讦。毋庸讳言,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是现代性危机的产物,但莫莱蒂研究方法也值得重视。在研究世界文学时,莫莱蒂提出“距离阅读”的研究策略,用定量分析法研究文学。这是莫莱蒂文学理论中最大的亮点,也是备受争议的热点。“距离阅读”是一种自己不细读文本,通过阅读他人研究成果来探讨文学的思路,是文学进化到世界文学阶段之后的研究策略。这一策略虽引起众多争议,但基于人类无能力和精力掌握全部语言,阅读所有文学作品的现实,“距离阅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定量分析是实现“距离阅读”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莫莱蒂接受了波普尔等人的科学思想,又发现了科技发展带来研究方法变革的可能性,运用现代大型电子数据库跨库检索和分析文学的形式和情节,给学界注入诸多活力。其实,莫莱蒂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界限,形成独树一帜的人文科学综合研究法。这是一种“寻求第三者”的努力,极具创新意识。与莫莱蒂相较,打破学科界限,借用科技手段研究文学是国内学人的弱项,对这种方法的扬弃可为国内文学研究打开新的维度。